_程亞平
7月23日至25日,我省西部、南部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強降雨,引發山洪和泥石流,造成南陽、三門峽、信陽、洛陽等地電網設施不同程度損毀。險情發生后,省電力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展開抗洪搶險保供電工作。作為搶險救災的重要一環,物資供應保障工作也迅速啟動。在統一指揮、反應迅速、運轉高效的應急供應網絡的堅強保障下,省、市、縣三級物資部門協調聯動,僅用6天時間就調運6批、12大類、600余個品種價值3209萬元搶險物資到達救災現場,保證了電網搶修恢復工作在7月31日圓滿結束。
搶險物資需求緊急、品種繁雜,且運輸條件差,在這種情況下,省公司物資供應工作能夠如此高效順暢,得益于公司近年來實施的物資集約化管理。
在推進物資集約化管理過程中,省公司緊緊抓住“組織體系、規章制度、集中統一、平穩轉型”四個核心要求,借鑒現代物流管理理念,積極推進組織構架變革,優化工作流程,統一制度標準,科學構建物資集約化管理體系,物資工作規模效益、運轉效率與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構建集中管理組織體系。按照“統籌協調,以人為本,有效管理,平穩轉型”的工作思路,明確職能定位,理清管理鏈條,減少中間環節,構建物資集約化管理組織體系。2006年3月,省公司將物資采購權上收,成立省、市兩級招投標管理中心,實現了集中規模采購。2007年,為進一步規范物資采購、供應工作,省公司實施物資采購“五統一”管理,實現了物資統一采購、合同統一簽訂、設備統一監造、物資統一配送、貨款統一結算,簡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了供應效率。2009年6月,省公司抓住國家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物資集約化管理契機,科學安排,迅速行動,新一輪物資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省公司層面成立物資部,并組建省、市、縣三級物流服務機構,優化流程,明晰界面,形成了“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采購、統一監造、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的物資集約化管理新模式。
健全統一標準制度體系。按照“系統而嚴謹、適用而簡便、主體性制度與程序性制度并重”的原則,省公司先后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物資管理規章制度梳理規范工作。2006年省公司招投標管理中心成立伊始,就制定了招標采購管理辦法等10余項規章制度,規范了集中規模招標、零星物資采購、評標專家管理等工作行為。2007年實施物資采購“五統一”管理后,又實施流程再造,建立健全物資合同簽約、設備監造、物資配送與結算等管理流程,使職責分工更加科學合理,業務流程更加簡潔高效。2009年,結合新的物資管理模式和機制要求,又修訂完善16項物資管理辦法,實現了管理制度橫向擴展到邊、縱向貫穿到底,保證了物資集約化管理體系高效運轉。
在深刻理解集約化管理“集中統一、精益高效”核心內涵的基礎上,圍繞“架構變革、模式創新、流程優化”三大重點,省公司大力推進物資管理“六統一”,促使物資管理從松散粗放向集中集約轉變。
統一標準。從招標采購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入手,先后制訂采購標準113類共計199卷,并通過各種會議、培訓在全系統逐層逐級進行宣貫,全面推進標準的深化應用。強化采購標準執行,建立統一的物資采購和設備分類標準,在ERP系統中固化物資采購標準目錄,實現了物資采購標準和物料編碼的互通結合,在規劃設計、計劃申報、招標評標、合同簽訂、質量監督以及工程驗收等環節,建立全面應用采購標準的審查把關機制,促進了電網規劃、設計、建設和生產運營的標準化。
統一平臺。積極開展ERP物資管理功能模塊建設,完成物料分類特征與編碼的收集、整理工作,編制38項ERP物資采購與管理業務流程,保證ERP系統順利上線運行。建立并應用建議反饋改進機制,實施專項指標對比排名,有效提升ERP系統運轉效率。通過物資模塊強化應用,推進了ERP系統的整體應用效能,達到了ERP項目管理、物資管理、財務管理系統集成率100%的建設目標。初步建立了相關業務綜合應用、總部信息互聯互通的物資信息化管理平臺。
統一采購。2008年1月,結合物資需求實際,省公司推行了“批量框架招標為主、批次集中招標為輔”的集約化招標模式。2009年,又實行了“年度招技術標、定期招商務標”的兩段式招標。同年6月,省公司進一步擴大集中招標范圍,將輸電線路金具、計量采集終端、控制表箱、辦公用品和公務車輛等物資納入集中采購范圍。同時,按照“統一歸口管理、集中組織簽訂、基層審查會簽、分口分級負責”的原則,實施物資合同統一集中簽訂,既提高了效率,又解決了原有分散模式下合同簽訂方面的諸多問題。
統一監造。積極推進設備統一監造和質量控制工作,確保設備質量可控在控。2007年12月,省公司依托電力物資公司和電力試驗院,建立設備集中監造工作體系,對按要求需實施監造又未納入國家電網公司集中監造范圍的設備開展集中監造。2009年,又推行了物資質量抽檢工作,不定期對中標供應商產品進行突擊檢查與專項質量抽檢。
統一配送。按照“統一組織管理、分級具體實施”的原則,于2008年年初建立了覆蓋物資合同履約全過程的統一配送管理體系,包括催交、催運、集貨、分揀、配裝、送貨、交接、驗收、貨款結算等內容,形成了省公司統配、基層單位支撐的物資統一配送工作格局。實行物資配送項目經理制,推行“三控三管一協調”的工作方式,實施配送管理“兩超前”工作法,克服了電網建設工程工期緊、任務重、配送難度大的實際困難。
統一結算。在省公司層面建立統一結算平臺,實現配送物資貨款的統一結算,直接撥付。貨款支付嚴格按合同約定執行,省物流服務中心匯集相關付款憑證,按照供貨合同和履約情況,編制付款計劃,經物資部審核后報財務部申請貨款支付。
在物資集約化管理新模式下,省公司加快物流管控信息平臺和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并以之為依托,在計劃管理、招標采購、物資儲運、監造管理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構建了符合國家電網要求、具有河南電網特色的物資管理新模式。
創新物資供應方式,實施物資超市化管理。按照“省公司設置統一超市、基層單位設置操作終端”的建設思路,依托一體化信息平臺,將物資超市化管理信息系統與ERP物資管理模塊相融合,采用電子化報價手段,推行比價訂貨模式,通過向使用單位定向配送、使用單位按流程購置或自主選購等方式,有效解決工程建設和運行維護中零星散碎物資的采購需求。
創新質量控制方式,引入專項抽檢工作方法。建立抽檢工作機制,不定期對中標供應商產品進行突擊檢查與專項質量抽檢,在設備監造靜態看管的基礎上,實現了專項抽檢的動態控制,確保設備質量可控、在控。同時,完善質量管控體系,建立公司物資部監督管理、物流服務中心組織實施、試驗機構技術支持的“三位一體”質量控制體系,構建了完善的供應商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鏈。
創新倉庫管理方式,開展智能標準庫試點建設。利用信息化、現代化手段,對豫中、豫南應急儲備庫進行智能標準庫試點改造。改進存儲方式,實行標準化庫位存儲;提升管理手段,實施信息化集成管理,有效提高庫容利用率和物資存儲作業效率,為建設現代化的物資倉儲體系奠定了基礎。同時,按照“省級儲備、市級中轉、縣級暫存”的建庫布點原則,整合優化公司倉庫資源,合理規劃倉庫布點,積極構建以配送型倉庫為主體、以儲存保管型倉庫為依托的倉儲配送網絡。
創新應急保障方式,建立應急物資保障供應體系。按照“先近后遠、先物后庫、先簡后難”的原則,先后建成豫北、豫中、豫南三個區域化、專業化應急物資儲備庫,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分批分類儲備應急搶險物資。同時,制定應急搶險物資管理辦法和保障預案,建立實物儲備、協議儲備和動態周轉相結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迅速、運轉高效的應急儲備網絡。
經過不斷創新與突破,省公司物資集約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已經實現了從單一招投標業務向物資采購、監造、倉儲、配送、應急物資和廢舊物資管理全方位、全過程職能的轉變,初步形成了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集中統一管理格局。下一步,公司物資工作將進一步提升集約管控能力,推動公司物資資源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效率的優化配置,更好地滿足公司和電網發展對物資供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