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周廣生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確實,人生在世,誰都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時常會遭遇坎坷,承受壓力。
什么叫壓力?從淺里講,在生活上或工作上表現有困惑不舒適感,難得清閑;往深層次上說,思想負擔沉重,精神高度緊張,心思靜不下來。壓力輕者,會影響生活質量;壓力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壓力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大小不同罷了。壓力,往往伴隨人的一生。只要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想沒有壓力,或躲避壓力,都是不太可能的。
人為什么會產生壓力?因為人們要生活生存,主客觀環境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的思想和情緒。有了思想情緒,就必然帶來壓力。由于人的經歷和文化修養不同,所以,同樣的壓力對每個人的影響又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夠想得通,正確對待,當壓力來時,對自己的影響會小些,或影響的時間短些;有的人卻怎么都想不通,不能正確對待,一旦壓力來時,對自己的影響就會大些。
實踐證明,人有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壓力。古往今來,因為不能頂住壓力,而使自己精神崩潰、屢遭失敗的事例,不勝枚舉。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對待壓力呢?
心態好至關重要。凡事要想得開些,看得遠些,看得淡些。比如,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遇到壓力時,我們或許可以不把它看成自己的“敵人”,而是看成一種財富,是一種有益的人生體驗。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擁有好的心態,對壓力具有正確的認識,是輕松應對壓力的第一步。
壓力可以變為動力。鐵人王進喜有句名言:“人無壓力輕飄飄,井沒壓力不噴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壓力能夠轉變為動力。比如,一個普通員工,要想有進步,比別人出眾,要想成為一名領導者,或要想熟練掌握一門技術,有沒有壓力?一定會有的。那該怎么辦?只有少發牢騷,努力學習,刻苦鉆研,辛勤工作,埋頭苦干,不斷充實提高自己,不斷地努力奮斗,才會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相反,光有愿望,沒有行動,光有壓力,沒有動力,只會灰心喪氣,沒有正確的思想,那你的目標什么時候也實現不了。像青年人經常會遇到的升學、就業、升遷等問題都會產生壓力的,只要能夠正確對待,積極爭取,就一定會有好結果。
也應該看到,有些人的壓力是自尋煩惱。比如,每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就會心生嫉妒,從而造成精神上的極度痛苦和煩惱。所以,如何正確對待壓力,頂住壓力,化解壓力,戰勝壓力,進而享受壓力,既有態度問題,也有智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