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和平區把實現“只有干得好,才能考得好”作為公開選拔干部的重要原則,在近期開展的公開選拔副處級領導干部工作中,通過在選拔環節突出四種導向,讓有真才實學、能夠活學活用的“實干者”脫穎而出。
一是報名突出公認性,讓口碑好的報上名。在報名環節,提出群眾民主測評優秀率低于70%不予推薦的硬性要求,由“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務的”、“熟悉他的”干部群眾參與測評,讓知情人投知情票,在干部選拔初始提名環節實現“公推”。同時,引入干部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對干部受教育程度、工作經歷、工作表現、工作業績等四個方面14小項的資歷進行評價,為有基層一線工作經歷、年度考核優秀、榮獲省、市、區榮譽稱號的干部加分,按照一定比例折合計入筆試成績,突出注重工作實績、注重日常表現的鮮明導向。
二是筆試突出實踐性,讓干得好的考得好。創新命題方式,注重實際能力,力求多層面、全方位測試和檢驗干部。在考試內容上,分為基本素質測驗和領導能力測驗兩個科目,邀請專業機構和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領導干部參與命題,不考簡單記憶和純理論性問題,突出了對領導職位所需實際工作能力的測試,讓“干得好的不用復習,干得不好的復習也沒用”。基本素質測試突出考查干部知識廣度,領導能力測試貼近發展熱點難點,通過把握科學發展主線,全面測試擔任領導職務所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最大限度防范“高分低能”、“考試專業戶”。
三是面試突出客觀性,讓能力強的選得上。打破單一“結構化面試”的傳統模式,采取“競職演講”和“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全新方式,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檢驗應試者的組織領導、宏觀決策等能力。通過模擬實際工作情景,擺脫了對考試技巧的依賴,切實讓“學過、干過、管過”的人考得好。為確保面試客觀公正,每組7位考官,除“兩委”委員、用人單位領導外,其余4人外請,分別去掉一定數量的最高分、最低分后計算平均分,有效杜絕“打人情分”。實行考官分組與面試順序“雙抽簽”制,即面試考官當天隨機抽簽決定分組,面試人員出場順序在面試當天分職位抽簽決定。每個職位面試結束后當場公布成績。
四是考核突出擇優性,讓作風實的勝得出。按照職位1:2比例,確定考查人選。在這次競爭性選拔工作中,按照防止唯票取人、唯考取人、唯年輕取人的要求,對入圍干部進行全面考查時,不僅要看是否“考得好”,更要看是否“干得好”,讓其德才表現和實際工作能力得到充分體現。堅持實地考查,到入圍人選所在單位組織民主測評,擴大談話范圍,注重找普通干部群眾個別談話,認真聽取他們對考查對象的意見建議。對民主推薦、筆試面試、民主測評和組織考查情況進行匯總,對考查人選的工作經歷、素質能力、工作實績、群眾公認度、發展潛力和人崗相適度等情況進行綜合比較,最終確定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