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上午,酉水河面上的霧靄尚未散盡,湖南省沅陵縣太常鄉朝瓦溪村數十名村民就蕩著小舟,揮鐮收割了種植在酉水河上的1畝雜交晚稻。據沅陵縣農業、科技部門專家抽取的5個樣本點測產結果顯示,水上種植的晚稻畝產干谷達437.32公斤。將雜交水稻種植在水面上,這是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李必湖教授今年組織研究的一種新型立體式水稻種植模式,旨在緩解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不斷縮小給糧食安全帶來的壓力。水上種稻就是把水稻種植在由南竹或圓木、泡沫塑料等材料搭建的水上農田浮島上,水稻須根扎根在薄薄的營養土層中,主根穿過營養土層生長在水中,吸收水中的營養,這不僅能增加水稻播種面積產量,而且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水體污染,凈化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