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龐曉明
2010年以來,凌海市委始終把抓經濟薄弱村作為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四抓并舉”,不斷激發內力、啟動外力,強力推進轉化升級。
一是抓思想提升,激發班子活力。召開全市新農村建設大會,邀請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作典型發言。并統一組織經濟薄弱村班子成員到新站村、雙廟村、顧屯村等市內百強先進村現場學習,用先進村的發展理念、成功經驗影響和帶動經濟薄弱村堅定發展信心。各鄉鎮堅持內拓外擴,加大各村之間的交流和掛職力度,積極組織經濟薄弱村班子成員到省內外先進地區參觀考察,促進他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思路。截至目前,各村交流掛職達124人次,外出考察23次。
二是抓思路梳理,確定轉化路子。將確定經濟薄弱村轉化路子作為加快轉化升級的關鍵,凌海市委組織一批農業專家和專業技術人才成立考察團,深入經濟薄弱村,全面考察人文、自然情況,對村集體資產進行評估,認真分析查找制約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和梗阻問題,立足各村實際制定了盤活集體資產、利用資源招商、開展特色養殖、開發山區旅游、加大對上爭取、積極經營債權等發展規劃和工作措施。各鄉鎮黨委明確專人,全面督促落實。目前,全市43個經濟薄弱村都確定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轉化路子。

三是抓考核獎懲,加大激勵力度。市委與各鄉鎮簽訂《轉化升級責任書》,將經濟薄弱村的轉化升級情況作為年底評價鄉鎮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年底目標責任制考核和新農村建設工作考核。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嚴格的經濟薄弱村轉化升級考核獎懲制度,根據各村轉化情況,確定年底評優選先對象和績效工資發放,真正激發經濟薄弱村的轉化積極性。
四是抓城鄉共建,形成整體合力。在全市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解決難題促發展”和“強村創優”活動,各部門選派優秀干部與農村進行對接幫扶、駐村指導,重點幫助經濟薄弱村牽線搭橋,開展剩余勞動力轉移和招商引資,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大力開發地方資源和特色產品等形式,積極穩妥地發展集體經濟。各鄉鎮積極開展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活動,由強村、企業、部門共同幫扶經濟薄弱村,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城鄉一體,共同幫扶經濟薄弱村的整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