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作為一種新型中藥制劑被廣泛用于臨床,筆者觀察到1例因喜炎平注射液引起過敏性休克患者,現報告如下:
患者,女,7歲,因發熱兩天來院就診,查體:體溫38.4℃,呼吸32次/min,脈搏110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反應佳,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腫大,表面均未見膿性分泌物,心肺腹無異常,血常規:WBC15.4×109,初步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將喜炎平注射液3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滴約5分鐘左右,患兒出現憋氣、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四肢厥冷。當時查體:神志不清,心率50次/min,血壓7.6/5.4kPa。考慮發生過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輸液,給予吸氧,靜脈注射腎上腺0.4mg,氟美松5mg靜推。約10分鐘后,患者面色口唇紅潤,憋氣緩解,呼吸恢復正常,四肢轉溫,脈搏78次/min,血壓12.2/8.2kPa。
2.1 抗病毒 對腺病毒Ⅲ(ADV3)、流感病毒甲Ⅰ、流感病毒甲Ⅱ、流感病毒甲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有滅活作用(體外試驗)。
2.2 抗菌 對革蘭氏陽性細菌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均有明顯的殺菌和抑菌作用。
2.3 解熱消炎 對多種內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發熱有解熱作用。口服300mg/kg的解熱作用與同劑量的阿司匹林相當。對多種炎癥模型如蛋白、組織胺、二甲苯等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巴豆汕出血性滲出等有不同程度抗炎作用。
2.4 鎮咳 舒張氣管、支氣管平滑肌,緩解平滑肌痙攣,抑制漿液分泌,祛痰鎮咳。
2.5 增強機體免疫 提高血清備解素水平,增強白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脾內T、B細胞密度,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
本例患者無藥物、食物過敏史,發生過敏反應的當天飲食無特殊。喜炎平注射液包裝完好,藥液無沉淀、變色等。所用注射器的包裝完好、是在有效期內的一次性注射器。嚴格按無菌操作配制藥液后輸注體內。本例患者的過敏性休克可基本排除由其他因素所致。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的原因可能是,喜炎平注射液中的某種成分作為半抗原進入機體,與組織蛋白結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機體的漿細胞產生特異性IgE,并粘附于肥大細胞和或嗜堿性粒細胞表面,使機體致敏。
作為中藥注射液,喜炎平可以避免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問題,但其不良反應較為嚴重。這是因為中藥注射液在整個過程中有許多可變因素,如提取工藝、精制工藝、配制工藝及溫度、pH值、光照等因素。另外,中藥注射劑與輸液配伍后,直徑在2,5,10um的不溶性微粒顯著增加,這可能是因為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因pH值改變或氧化、溶合、水解等而析出微粒沉淀。臨床上應用中藥注射液時,一定要加強不良反應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