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題《早》,是運用“添加因素法”審題。像這種由一個詞構成的作文題目在高考中比較多。這類作文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因素非常簡單,而角度大、內容空、范圍廣,使人難以捉摸。但是如果我們運用“添加因素”的方法審題,就會茅塞頓開。
對于這類題目,我們只要在原題目的基礎上適當添加新的因素,題目立即就會變得具體實在,題旨馬上就會顯露出來。
何謂“因素”,即作文題目的已知條件。例如“校園”有一個因素,“我們的校園”有兩個因素,“我們可愛的校園”有三個因素,“我們美麗可愛的校園”有四個因素。總之,因素越多,題旨就越清楚;反之,題旨就越模糊。
例如,今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題目《早》由一個字構成,因素十分簡單,而寫作角度寬,范圍廣,許多考生不知從何下手。但是我們如果運用“添加因素”法審題,題目立即就會變得具體實在。例如:早晨的田野,晨曦初露,微風習習,一片綠油油的莊稼,農民在辛勤地耕耘;黎明的河畔,碧水東流,波光粼粼,船帆點點,漁歌四起,更有那“楊柳岸,曉風殘月”;早晨的山崗,晨嵐繚繞,紅日東升,繁花似錦,小鳥在愉快地歌唱;早晨的工廠,煙囪高聳,機器轟鳴,工人揮汗如雨;早晨的街道,人來車往,人們奔向各自崗位,拉開了一天緊張繁忙工作的序幕;早晨的校園,許多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跑操,他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教室里書聲瑯瑯,有些在大聲朗讀English,有些引吭高歌“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早晨是一天的開始,充滿了朝氣,充滿了希望。昔聞祖狄“聞雞起舞”,今有“莫道君行早,更有早來人”,一位偉人說過:“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樣,就構成了《早》的優美的抒情散文。
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立意,第二步是構思列提綱。所謂構思就是思考文章的結構層次,安排寫作的材料。怎么開頭,怎么結尾,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里詳寫,哪里略寫,如何提煉和凸出主題等等,用寫作術語來說,就是謀篇布局,而抒情散文謀篇布局最快最好的方法是“片段組合法”。
“片段組合”就是在審好題立好意以后,根據表達主題思想的需要,選擇幾個典型的景物、人物或事件片段組合成文,這就是“片段組合”的構思方法。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因此所選的片段,都要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片段組合法”的運用給作者留下了相當廣泛和自由創造的空間,在選擇片段時,思維機動靈活,縱橫馳騁,“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主題一旦確定:表達主題的片段就會紛至沓來,構思的速度就快。
例如“早”是貫穿全文的思想紅線,上文所選擇的片段就有:1 早晨的田野;2 黎明的河邊;3 早晨的山崗;4 早晨的工廠;5 早晨的街道;6 早晨的校園等等。再如朱自清寫抒情散文《春》,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抒發了對春天無比喜愛的心情,這是貫穿全文的紅線,所選擇的片段有:1 春草圖;2 春花圖;3 春風圖;4 春雨圖;5 迎春圖。這五個寫作片段組合成文,昭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圖景。
“添加因素法”和“片段組合法”
都是發散型思維在寫作中的具體運用,在初、高中生寫作中,招聘考試特別是高考中經常運用,它使我們的思維更加廣闊、深刻和敏捷。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添加因素”的審題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作文題目要求自擬。那么所添加的因素可以直接寫在答卷紙上,例如話題作文:新耕料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如果是全命題作文,所添加的因素就只能出現在草稿和作品中,而答卷上的標題是不能變動的。《早》是全命題作文,因此答卷上的原題目不能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