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爸爸突然對我說:“兒子,假如我和你交換一
次身份,你做爸爸,我做孩子。你看怎么樣?”我一聽,
興奮地說:“好啊!”
爸爸說:“你可得想清楚啊。”我點點頭,心想我報仇的好機會終于來了。
我要把老爸給我設(shè)計的家規(guī)全用在他身上,只要他一犯錯,我也會眼睛一瞪巴掌一舉。如果他的錯犯大了,我也會先上去兩巴掌,然后叫他站到墻角,面壁反省。他天天叫我舉啞鈴,我也叫他舉啞鈴。我還會叫他倒垃圾,或者給我倒水。反正我叫他做的事,他必須無條件接受。
想到這里,我真是樂開了懷。
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冷靜一想:不對,他一旦“變”成了我,也有許多特權(quán)。首先,我要天天給他做飯,可是我哪里會做飯呢?晚上睡覺時,我還得給他按摩,這還不把我累死?這本來是我的特權(quán)啊。另外,我還得抽時間給他讀故事,必須繪聲繪色,真煩死了。更可怕的是,一旦爸爸“變”成我,我所有的零食、玩具就全屬于他了……
思來想去,這身份不能換。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呀。為了那些屬于我的特權(quán),我還要繼續(xù)受爸爸的“壓迫”。
最后,我對老爸說:“算啦,不換,換了也沒多大好處。”
點評
小作者將心理活動描寫得細致有趣,讓人仿佛看到他“一會兒喜、一會兒憂”的樣子。大家不妨也來設(shè)想一下,和父母交換身份以后的情形吧!
(點評 指導(dǎo)老師 馬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