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嘮叨,請繼續
文#9829;黃夢瑤
初中時特別羨慕那些住校生,無拘無束的,不用像我一樣整天在家聽我媽的嘮叨。經常跟朋友們抱怨我媽嘮叨的種種,她們在聽完我添油加醋式的訴苦之后就報以特同情的表情。我也就在這種表情的熏陶下對媽媽越來越反感。之后每次她一說點兒什么我就不耐煩地回應:知道知道,你煩不煩!然后對她黯然的表情置之不理,并在心里想她少說幾句就什么事都沒有了,這怪誰呢?
上了高中,開始住校。一開始我特高興,像被束縛已久的小鳥突然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只是沒過幾天,就特別想家。每當話筒那端傳來媽媽關心的話語,我的眼淚就不可抑制,聲音哽咽地說不出一句話,只能盡量穩住情緒,嘴里磕磕絆絆地應著。依然是媽媽與以往大同小異的嘮叨,此刻聽著竟覺得異常溫暖,原來,一直都是我在誤解愛。
現在每次回家,媽媽都還是說著這些話:天氣轉涼了多穿點衣服、晚上蓋好被子、好好讀書……我都微笑著接受,只因現在能感受到這些話語中溢出的幸福。
媽媽,這樣的嘮叨請您繼續,還有,原諒女兒現在才學著長大。
331100江西省豐城市東煌外語實驗學校
我們需要理解
文#9829;蔡凱儀
很多人都認為父母的嘮叨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我也會這樣認為,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卻對父母的嘮叨很反感,甚至有些厭惡。
我們這一代人都有著很強的自尊心,壓力也很大,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我們都比上一輩人容易感到疲倦。或許是因為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或許是我們面對的挑戰太大,總之,在面對父母的嘮叨時,我們會反感,會厭惡。
但是反過來想,父母的嘮叨也是對我們的愛,他們一句一句的嘮叨,代表了他們對我們深深的愛,我們需要理解父母,而父母也需要理解我們,不是么?作為“ 90后”的我們,需要的不是責罵和巨大的壓力,而是理解,我們想要自由自在地有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渴望著父母的一句關懷,一聲祝福,一種信任……
所以,那些真正想要子女好的父母們,請偶爾收起你們的嘮叨,聽聽自己子女的意見,理解他們,關心他們,給他們一片藍天,讓他們自己去飛翔!
515161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玉中學
我們班的環保
文#9829;劉衛杰
作為班級的衛生委員,我有責任帶領大家做好身邊的環保,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我們很小就知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要想做大事必須得先從身邊事做起。
于是,我發動全班每人寫一份環保計劃書,并按照創意和實施的難易程度對他們的計劃進行了分類和評獎,寫得好的給予獎勵,費用都由班費出,我的這個行動得到了老師的大力支持。有了計劃,還只是紙上談兵,于是我們又規定大家每周都要進行一次環保總結,看看這一周里自己都做了哪些與環保相關的事情。做得好的說出來大家學習,做得不夠的,再接再厲。
其實,環保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都能獻出一份力量,那么我們的環境一定會干凈、清潔。
152500 黑龍江省鐵力市二中
我們身邊的環保
文#9829;葉沃若
每次談起環保,我都深深地感到內疚。
綜觀我的生活,無時無處不是在浪費。早餐必定會浪費3個塑料袋,這被稱為“21世紀最糟糕的發明”的東西對地球生態破壞極大;洗衣服總花上2至3桶水,而且這些水都沒能被再利用,既沒用來澆花草,也沒用來沖廁所……不止是我,身邊像我一樣在不停地浪費環境資源的人還不少。
環保,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實際實踐卻不容易。我認為我們要做到真正的環保,需要不斷地反省,從身邊容易做、又常被忽略的事情做起,如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調低幾度空調溫度……
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環保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也是一項長久的任務。
自由論壇英雄帖
擂臺賽:道不同不相為謀,見解不同不要緊,但要有自己的理由,誰能說服說,文章底下見分曉。
回音壁:如果你與本期論題持不同意見,請給“回音壁”版塊留言,每種聲音都可能成為“自由論壇”的主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別讓想法停留在心中,作自己心靈的英雄,想說就說,“自由論壇”邀請你加盟參與。近期論題:讀書物語。來稿請寄:130021長春市清華路156號《中學生博覽》“自由論壇”收;或發電子郵件myhqs@sohu.com。請留下你的真實姓名和郵編、地址,以便奉寄稿酬!
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