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擊倒我們的,將使我們更加堅強。
編輯:
你好。
大二那年,我和小我一歲的同校女孩藍雪戀愛了。三個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和藍雪一起到校外為朋友祝賀生日,席間喝了不少酒。在回校的路上,也許是情之所至,也許是酒精的作用,我們心照不宣地牽手走進了一家小旅館。
這樣甜蜜地過了半年。一天,沒有任何征兆,藍雪突然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打她的電話,關機;去宿舍找她,不見人影;問遍她的同學、朋友,沒有一個人說得清她的去向。她仿佛人間蒸發了。
焦慮、擔心、困惑……多種情緒折磨著我,讓我的學習一落千丈,期末考試竟然兩門功課亮了紅燈。
暑假期間,我根據藍雪以前透露的模糊信息,輾轉摸到了她家所在的小村莊。在她家門外,我看見藍雪正笑著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跟一個懷抱嬰兒的中年婦女說話。就在我抬腿要往院子里沖時,聽到一句令我震驚萬分的話:“來,媽媽抱抱。”說話的是藍雪!
原來藍雪休學一年竟是為了生孩子!孩子是誰的?我的?猶如五雷轟頂,我怔住了。藍雪發現了我,立即走進了屋子。我沖進院子,她的家人圍攏上來,把我推搡了出去。我用力拍門,高聲呼喊藍雪的名字,那扇鐵門始終沒有打開。后來,我又去了幾趟藍雪家,都沒能進門,只好無奈地離開了。
暑假后,藍雪回到了校園。我三番五次去找她,她都避而不見,還威脅說要報警。一天晚上,我收到她的短信:“不要胡思亂想,什么都沒有發生。”她說得輕巧,我絕對不信。
疑慮重重中,大學畢業了,藍雪去了南方。我工作還算順利,第三年就升任部門主管,收入不菲。可是,藍雪和那個孩子始終是我的心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堅信,那個孩子是我的。我不明白藍雪為什么不讓我知道?
我受不了這件事的折磨,辭去工作去找藍雪。當我和她面對面時,她卻哭著哀求我:“放過我吧,我現在已經結婚了。那孩子和你無關。”說完,她飛快地離開了。
第二天我再去藍雪的公司,她已經辭職了。為了生存也為了繼續探求真相,我在藍雪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我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奇怪———不管身在何處,不管正在做什么,只要身邊有五六歲的小孩子經過,我都會駐足,關切地注視他們,目光柔和。我還對小孩子的服飾、玩具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星期總要抽出一天時間去逛商場,看到好的兒童服裝、玩具等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很快,我租住的房間就被兒童用品填滿了。
當我幾經周折再度找到藍雪時,看到她與一個漂亮粉嫩的女童、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一起,儼然幸福的三口之家。那一刻,我產生了強烈的妒忌,甚至幻覺,我認定這一切都該是我的。我失去了理智,沖過去一把將孩子抱住,一邊親吻一邊說“爸爸想死你了”……
沖突過后,藍雪將我帶進了附近一家干凈僻靜的小酒吧。她深深嘆了一口氣,說:“梅格,孩子真的不是你的,你不相信可以去做親子鑒定。當初和你認識的時候,我剛和劉少軒———就是你方才看到的那個男人———分手。后來我們和好了,而且懷了孩子。因為覺得無法面對你,也怕學校知道受處分,就將事情瞞了下來。我知道你一直很受那個孩子的困擾,也知道應該讓你了解真相,可是真要告訴你時我才發現怎么都開不了口,而且越來越無法開口。我傷害了你,請你原諒!”藍雪流下了眼淚。
原來如此!那一刻,我胸口起伏,憤恨不已,她豈止是傷害了我,她簡直是毀了我!
我真的被藍雪毀了!雖然真相大白了,然而那個葡萄架下的孩子早已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自打見到那個可愛的小姑娘,我心里再也擺脫不掉她的身影。我無法停止對她的思念,每星期不去兒童專柜購物就心神不定,每當見到同樣大小的孩子我就會心亂如麻。
我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知道困擾我多年的“孩子”什么時候才能從我的心底真正走開?
梅格
梅格:
看了你的故事,不禁為你扼腕嘆息。是啊,執著無悔地愛一個人難道有錯嗎?竟然得到這樣毀滅性的傷害。我為你現在這種無望無助的處境感到擔憂,同時,也舒了一口長氣:不管怎么樣,故事終于結束了,這就是你最好的開始,就是你的希望。
心理學家斯科特#8226;派克說過:那些沒有擊倒我們的,將使我們更加堅強。
你看,經過了這樣的事情,你仍然在努力地生活,尋找讓自己恢復的途徑,這也是你勇敢堅強的表現。一個執著堅強、心里有愛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在你的故事里,你完全沒有錯,錯的只是時間,在錯誤的時間發生的故事,讓你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至于你所患的強迫意念,屬于強迫癥的一種,是由于長期強烈的內心沖突造成的。這種由錯誤的認知帶來的強迫癥狀,只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其實你不必為此感到太大的困擾。我先把著名的巴甫洛夫的試驗給你解釋一下好嗎?
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在給狗喂食之前先出現中性刺激———鈴聲,鈴聲結束以后,過幾秒鐘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觀察狗的反應。起初,鈴聲只會引起一般的反射———狗豎起耳朵來———但不會出現唾液反射。但是,經過幾輪實驗之后,僅僅出現鈴聲,狗就會分泌唾液。從這個試驗中可以看出,一個與進食不相關的刺激,在幾次重復之后,會讓狗形成一個與進食相關的概念,從而導致行為上的相應變化。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可以解釋人的很多行為。人的日常生活極其復雜多變,但人可以隨機應變,首先就在于人因為條件反射而處于一種自動化了的或半自動化了的狀態。但是,如果這種條件反射產生負面作用的話,就會引起強迫癥狀,焦慮或不安發作。你的強迫癥狀就是由此形成的———對孩子和孩子用品的迷戀,來自于一個長期的錯誤認知,即認為藍雪的孩子是你的骨肉,時間長了以后,這種行為已經處于一種自動化了的狀態。當這個錯誤的認知被阻斷,與前面形成的條件反射形成強烈的沖突,就會導致心理失衡。
你看,道理是多么簡單啊!
現在,對于最困擾你的強迫癥狀,其實你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接受。你要接受這是你的錯誤認知帶給你的癥狀。在認知糾正了以后,由于條件反射的存在,它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慢慢消失。不要急于去抗拒它,它就像水,你越用力去阻止、去拍打,就會激起越大的水花;你順其自然,心平氣和地接受,它就會漸漸平息。
真正地接受了,你就真正地自由了。
真誠地祝福你!
四川什邡人民醫院心理室副主任醫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蘭文玉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有任何情感困惑,請發信至《智慧女性》情感問答專用郵箱wenlan-here@126.com,本刊組建的情感問題專家隊伍將一一為你解答。歡迎登錄莫愁網/流行時尚/智慧女性論壇參與討論,我們將酌情刊登你的發帖或跟帖。(來信如被選中,將連同回復刊出,因此,來信即代表同意刊登,特殊情況請注明。)
(編輯陸艾涢luaiyun92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