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對簿公堂,丈夫堅決要求離婚,妻子執(zhí)意不肯。最后關頭,丈夫拋出“殺手锏”,曝光了自己與第三者長期同居的隱私。“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屬于《婚姻法》規(guī)定的應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然而,準予離婚無異于讓過錯纏身的丈夫陰謀得逞,讓默默奉獻的妻子雪上加霜。
是縱容丈夫的花心,還是保護妻子的癡情?自曝外遇史等于離婚通行證嗎?
2009年10月中旬,湖南省洪江市法院審理的這起普普通通的離婚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思考。
婚姻生活,曾經(jīng)溫情
時間回溯到1991年,在湘西南一個小鎮(zhèn)里,相貌英俊的何若川對與他同齡的高蘭蘭展開了激烈的愛情攻勢,幾個月后便相擁著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女兒出生,給這個家庭平添了許多歡樂。
平靜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1994年初的一天,何若川突然提出進大學讀個成人班。高蘭蘭支持丈夫?qū)W習的想法,但又有些猶豫:丈夫辭了工作讀大學,學費誰來付?女兒誰來養(yǎng)?“到了大學,我會想辦法勤工儉學。等畢了業(yè),我一定好好報答你。”高蘭蘭最終同意了丈夫的請求。
當年9月,何若川進入長沙一所大學就讀。然而他勤工儉學的收入遠遠不能滿足求學的開支,于是,妻子成為了他的精神后盾和經(jīng)濟靠山。高蘭蘭帶著年幼的女兒,起早貪黑,省吃儉用,把一點一點攢下來的錢,都寄給了丈夫。
三年后,何若川大學畢業(yè)回到了家鄉(xiāng),決定下海經(jīng)商。恰好鎮(zhèn)里有一個飲料廠要轉(zhuǎn)讓,何若川便與妻子商量,以房屋作抵押,到銀行貸款,把飲料廠承包下來。
初涉商海,沒有經(jīng)驗的何若川一切都不順利,沒到半年,就碰得頭破血流。飲料廠倒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高蘭蘭沒有埋怨丈夫,而是以女人的溫柔安慰丈夫,幫助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在家?guī)腿舜蛄藘赡旯ぃ€清貸款之后,何若川的心思又動開了。這時,有個大學同學從浙江溫州打來電話,說是開了家公司,盛情邀請他前往加盟。高蘭蘭沒有阻攔丈夫,不過,外面的花花世界,沒有了家庭的束縛,他能抵得住誘惑嗎?“如果好,就在那邊干,天天向你匯報,掙了錢寄回家里;如果不好,回來就是。”似乎讀懂了妻子的心思,何若川拍著胸脯保證。
2000年初,何若川來到溫州同學的公司,從事管理工作,月薪4000多元。他時不時給家里掛個電話,與妻子說說相思的話,聽女兒親熱地叫聲爸爸;發(fā)工資時,除了留下千兒八百用于日常開支,其余的錢都悉數(shù)寄回了家。
高蘭蘭帶著女兒,聽著丈夫溫情的話語,數(shù)著數(shù)目不菲的鈔票,日子過得既充實又簡單。
丈夫變心,妻女傷心
然而,當時光流逝到2006年,高蘭蘭感受到了丈夫的變化。以前,丈夫每月都準時寄錢回家,現(xiàn)在,寄回家里的錢突然縮水了,從5000元一路狂減到500元;原來,三天兩頭打電話回家,現(xiàn)在,十天半月也難得聽見丈夫的聲音。高蘭蘭打電話詢問,何若川每次都搪塞說公司出現(xiàn)經(jīng)營困難,收入下降。
日子依然過著,歡樂卻沒有了。就在高蘭蘭對婚姻還抱有幻想的時候,2008年初,一紙訴狀將她徹底打入了深淵———何若川向湖南洪江市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離婚訴狀上白紙黑字寫著:何若川與高蘭蘭相識不久即登記結婚,婚姻基礎不牢;婚后長期兩地分居,亦未能建立夫妻感情,現(xiàn)訴請離婚。那一刻,她驚呆了,是她省吃儉用供丈夫讀大學,是她用溫情慰藉生意失敗的丈夫,是她獨自一人承擔著撫養(yǎng)女兒的重擔……可她換來的是什么?
一個月后,法院開庭審理何若川和高蘭蘭離婚案。法庭上,夫妻兩人只隔著幾米的距離,可何若川的目光是那么冷漠,高蘭蘭的眼神是如此凄迷,四目相視,已經(jīng)找不出半點柔情。何若川斬釘截鐵要離婚,可他離婚的理由是那樣蒼白,沒有半點事實證據(jù)來支持。法律的天平倒向了高蘭蘭,何若川鎩羽而歸。
走出法庭,何若川沒有回家,徑直踏上了開赴浙江的客車。高蘭蘭傷透了心,可為了家,為了女兒,她只能把眼淚往肚里吞。一個月后,高蘭蘭只身來到溫州。可丈夫依然沒給什么好臉色,三言兩語后謊稱公司有事一走了之,便再也沒有出現(xiàn)。回鄉(xiāng)的列車上,高蘭蘭流著淚水給丈夫發(fā)了條短信:“老公,我不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這段時間以來,我總想起曾經(jīng)的幸福生活,那點點滴滴,都令我無法忘懷。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做了對不起我和女兒的事。這些,我都不想去追究。渴盼著你重新回到我的身邊。愛你的蘭蘭。”
短信發(fā)出去了,卻石沉大海。
女兒琴琴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雖然母親一直把鬧離婚的事藏得嚴嚴實實,她還是感覺到了。2009年春節(jié)前夕,琴琴第一次給爸爸寫了一封信: “……我生活在一個快樂的家庭,因為我有一個好媽媽,一個好爸爸……可是爸爸,你已經(jīng)好久沒回來看我了。2007年春節(jié),你說工作忙;2008年春節(jié),你說冰災肆虐回不了家;現(xiàn)在2009年春節(jié)就要來臨了,真希望你能回來……”
信投進了郵筒,琴琴翹首期盼,可春節(jié)過去了,爸爸的身影一直沒有出現(xiàn)。
為離婚,自曝外遇
面對妻兒的呼喚,何若川心中也曾波濤翻滾。可他身邊已經(jīng)躺了一個比妻子年輕、漂亮的女人,讓他無法舍棄。第一場離婚官司失敗后,何若川一直尋思著對策。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調(diào)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一天,何若川特意到書店買了一本《婚姻法》,仔細揣摩。當看到這條規(guī)定時,他眼前一亮。自己既與妻子分居,又與他人同居,把這丑事擺出來,不就是離婚通行證嗎?雖說家丑不可外揚,可現(xiàn)在妻子不肯離,情人天天催,也只能出此下策了。拿定了主意,何若川又找?guī)讉€朋友出具了證明,于2009年8月,滿懷信心地趕回家鄉(xiāng),再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2009年10月中旬,法院開庭審理何若川和高蘭蘭離婚案。法庭上,高蘭蘭提交了好幾份證據(jù),有同學、鄰居等四人的證詞,證明何若川和高蘭蘭婚后恩愛;有往返于溫州的車票數(shù)張,證明何若川經(jīng)常回家,高蘭蘭也曾到溫州探望過丈夫;有郵電局匯款單復印件數(shù)張,證明何若川牽掛女兒,經(jīng)常寄錢回家……一系列證據(jù),把何若川打造成了一個“完美丈夫”、“完美父親”。
何若川意識到離婚可能就此擱淺,于是孤注一擲地拋出了“殺手锏”。他向法庭提交了幾份證人證言,并陳述了自己與情人自2006年以來同居的情況。
離婚訴訟中,指控對方有外遇已不是新聞,但自曝隱私休妻卻十分罕見。隨著庭審的深入,法庭上出現(xiàn)了奇怪的一幕:何若川竭力證明自己有外遇,高蘭蘭則努力表白夫妻恩愛。
情理與法理發(fā)生了激烈碰撞,難題擺在了法官面前。“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屬于《婚姻法》規(guī)定的應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然而,該案中,準予離婚無異于縱容了丈夫的花心。
主審法官認為,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的規(guī)定,當事人陳述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一般來說,離婚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婚外同居的事實,是對該方不利的事實,只要承認了,就可以確認,對方不用再舉證證明,并可據(jù)此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本案,有過錯的一方自曝外遇史,欲達到離婚的目的,這就不是不利證據(jù),而是有利證據(jù)了。
因此,自曝外遇史,從情理上來說應當屬實,但從法律上來講,還需要證據(jù)來證明。當判決離婚以夫妻感情破裂為標準時,僅憑何若川提供的幾份證人證言,要證明他有外遇,顯然還不夠,與高蘭蘭提交的夫妻恩愛的證據(jù)相比,也處于絕對劣勢。因此,法院依法判決不準離婚。
聽到宣判,勝訴的高蘭蘭臉上掠過一絲笑容,可丈夫會回到她的身邊嗎?她不知道。敗訴的何若川臉上寫滿了失望,他將在等待中提起下一場離婚訴訟,還是通過心靈的救贖回歸家庭,也沒有人知道……
律師說法:
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對于走上法庭的離婚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就不利的一面而言,這是一種既為道德所譴責又為法律所不容的行為,根據(jù)《婚姻法》的規(guī)定,對方有權在離婚訴訟中要求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而且如果觸犯刑律,構成了重婚罪,還可能遭受牢獄之災。就有利的一面而言,這是一種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法定情形,如果這種情形客觀存在且有證據(jù)證明,那么即便是過錯方起訴離婚,法律也應當支持。
然而,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何若川那樣,寧可自曝外遇史,也要達到離婚目的的案例。此種情況下,準許離婚,是讓何若川的圖謀得逞。本案審理法官,毫無疑問是同情無過錯方的,如果能給予無過錯方以慰藉,無疑是最佳的判決。恰好,證據(jù)規(guī)則給何若川們設置了一道障礙,自曝外遇史必須拿出確鑿證據(jù)。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法律和情理殊途同歸。
當然,婚姻終究以感情為基礎。如果何若川仍然不能醒悟并回歸家庭,高蘭蘭恐怕還是得理性對待,在丈夫六個月后可以再次起訴離婚時,不妨轉(zhuǎn)變思路,向他索賠精神損害撫慰金,或者狀告他重婚……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編輯洪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