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我們來解決上期留下的疑問吧,大家跟我看——黎族民居。
黎族人大多生活在海南島最南端的“天涯海角”地區。那里屬熱帶島嶼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光熱充足。黎族人選擇居住地的原則是:靠近耕地,靠近河川;地勢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地方要“干凈”,即野獸要少,不靠近交通主干線。黎族傳統住房有金字塔式茅屋和船形屋兩種。
讀一讀
金字塔式茅屋
這種茅屋是黎族人從漢族人那里學來的。特點是整個屋子呈長方形,屋檐較高,正門在屋前方。有單間、雙間、三間、四間和庭院式等多種樣式。其優點是省工省料、通風采光好、易排水等。
船形屋
相傳,黎族人祖先是乘木船漂洋過海來到海南島的。他們靠岸后,發現所到之處很荒涼,只好將船翻過來,覆蓋在地面上當屋住。后人為紀念祖先,便模仿船的樣子建造房屋,地板上有賓主臥室,地板下可養禽畜。遠遠看去,仿佛是一只覆蓋著茅草的獨木舟,故名船形屋。船形屋冬暖夏涼,防風避雨,兼顧通風。
拓展活動:我來作調查
以上兩種形式的建筑與黎族人的生活環境有哪些聯系呢?
蒙古人居住的房子——蒙古包可不像其他民居一樣,它的特點由蒙古族游牧的生活習性所決定。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似“穹廬”一樣的天,降下甘霖,降下瑞雪,滋養著牧場,肥壯著牛羊,給了他們美好的家園。他們傳統的住房叫蒙古包,古代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呈圓形。
聽一聽
蒙古民歌
看著藍天的樣子,我要把自己的家塑成圓圓的包頂,
看著白云的樣子,我要用潔白的羊毛圍成氈包,
這就是穹廬——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因為仿照蒼天的形體,天窗才是太陽的象征,
由于仿造天體的星座,圍壁才是月亮的圓形,
這就是穹廬——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讀一讀
草原之家——蒙古包
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們之所以使用蒙古包,是因為它很容易拆裝,有利于放牧時搬遷移動。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制作時不用水泥、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謂建筑史上的奇觀。到了適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蒙古包的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氈毯和獸皮,就成了簡易的住宅。要到下一個牧場的時候,輕松拆解,放在一個大車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拓展活動:我來問問你
蒙古包為什么是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