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狀風波
一天,我發現教室后墻上貼的獎狀中,四月份的“三星級文明班級”中的“三”不知被誰改成了“五”,我有點生氣,但又感覺這是一個不錯的教育時機。于是開班會時,我組織大家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討論過程中,張鵬站起來說:“老師,是我改的,我錯了。但我真的很希望我們班能成為‘五星級文明班級’呀!”
亓強說:“張鵬私自改獎狀不對,但這也說明他有集體榮譽感。”
李琴說:“如果我們都像張鵬這樣關心集體,我們班一定能成為‘五星級文明班級’。我認為我們班有這個實力,讓我們共同努力,好不好?”她的話引來一片熱烈的掌聲。
最后,我看已經達到了我想要的結果,便說:“同學們,聽了大家的話我很感動。大家都很有集體榮譽感,也很團結,但自己改的獎狀別班的同學不會承認。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拿一張貨真價實的“五星級文明班級”獎狀,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異口同聲的回答在教室里回響著。
五月份結束的時候,我們班的教室里多了一張“五星級文明班級”獎狀,不過,這張是真的!
“抄襲”事件
那天,我在看學生做的閱讀理解題時,發現王超的解答非常不錯。他的英語基礎不是很好,故我懷疑他抄了別人的作業。但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來個“弄假成真”,變批評為表揚。
于是上課時我特地表揚道:“王超的閱讀理解題做得非常好,他這段時間進步很快,讓我們鼓勵他一下。”我帶頭鼓掌。
這時我留意到,王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然而接下來,這節課他聽講最認真。我相信他會有進步的!
我想,在教育教學中,有時候教師不妨“弄假成真”。“弄假成真”體現的是老師對學生的寬容與理解,是老師對學生的信任,是老師對學生熱切的期望。教師的期望會激勵學生朝理想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萊蕪市鳳城高中)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