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地熱水作為一種可持續開發利用的資源,可應用于發電、醫療等領域。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利用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0 MW,能夠滿足6千萬人的用電需求。地熱水主要通過雨水滲透補充,此過程十分緩慢,取水后不及時回補,會導致地面下沉或引發地震;地熱廢水排放到地表,會造成人為污染。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將地熱廢水回灌地下,使其成為一種可循環利用的綠色能源。但是在地熱水的利用過程中,由于其溫度和壓強下降、液體蒸發,導致水中所含的硅酸鹽達到過飽和狀態,析出硅垢,并附著在回灌井壁;而且隨著回灌井深度增加,硅垢厚度也逐漸增加,最終導致回灌效率下降或管道報廢。為了減少硅酸鹽析出,常用方法是向地熱廢水中加堿,增加硅酸鹽的溶解度;或向地熱廢水中加酸,控制其酸度,延長硅酸鹽的析出時間,且加酸處理的費用低,所以此方法更常用。可通過測定地熱水中硅酸鹽,調節酸的添加量,實現精確控制酸度,有效防止硅酸鹽在回灌井管壁上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