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日本京都市有兩個人是鄰居。一個是窮鞋匠,一個是漁行的富老板。
漁行老板很善于經營,他從早到晚剖魚、煮魚,把魚串在竹簽上,放在火爐上,熏好曬干。
他做的鰻魚特別好吃,他把鰻魚浸在醬油里,然后放在油鍋里炸,再澆上一些醋。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太吝嗇,對誰也不肯賒賬。
鄰居窮鞋匠非常喜歡吃鰻魚,但他沒有太多的錢買魚吃。
然而,窮有窮的辦法。
一天中午,到了吃飯時間,窮鞋匠走到漁行老板家里,從懷里掏出一塊米餅,坐到燒熏魚的爐子邊,一邊同魚老板閑聊,一邊貪婪地吸著熏魚的香味。
這味道多好啊!鞋匠用魚的香味就著米餅吃,就好像自己嘴里有一塊又肥又柔軟的鰻魚一樣。
接連好幾天,鞋匠都到魚老板家里來吸熏魚的香味。
吝嗇的魚老板發覺了鞋匠的計謀,就決定無論如何要收他的錢。
一天早晨,鞋匠正在補鞋子,魚老板走進鞋匠家,默默地交給他一張紙,上面寫著鞋匠到魚店里去過幾次,吸了幾次熏魚的香味。
“先生,這張紙為什么交給我?”鞋匠心中已猜到八九,表面卻裝作不解地問道。
“為什么?”魚老板不客氣地叫道,“你難道以為每個人都可以隨便到我店里來吸熏魚的美味嗎?不行的!這種享受必須付錢!”
鞋匠聽了,一句話也沒說,默默地從口袋里掏出兩枚銅幣,放在茶杯里,用手掌捂住,開始搖茶杯,銅幣發出很響的聲音。
過了幾分鐘,他停止了搖動,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笑著對魚老板說:“聽見銅幣的聲音了吧!現在,我們抵銷了債務!”
“怎么抵銷?你說什么?你不肯付嗎?”
“我已經付給你了。”
“怎么付的?什么時候?”
“剛才!我以銅幣的聲音付了你熏魚的香味。你要是以為我鼻子得到的比你耳朵得到的要多,我還可以把這個茶杯再搖幾分鐘!”
鞋匠說完,就要伸手去拿茶杯。
吝嗇的魚老板深怕一會兒自己聽到的聲音比鞋匠吸過的香味還要多,便沒等杯子發聲音,就急忙掩著耳朵跑回自己的店里去了。
世上總有一些不講道理的自私者或病態者,碰到這些無理的人時,最好的辦法便是以無理對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