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位北方商人到南方販茶葉,當他歷盡艱辛到達目的地時,當地的茶葉早已被其他商人搶購一空。情急之下,他突然心生一計,將當地用來盛茶葉的蘿筐全部買下。當其他商人準備將所購茶葉運回時,才發現已無籮筐可買!無奈,眾人只得求助于這位商人。結果,這位北方商人輕而易舉地在眾人身上賺了一大筆,還省下了往北方運茶葉的運費和麻煩,直接將錢帶回了家。
歐洲某地一書店有三種書積壓甚多,就在經理決定削價出售之時,有位員工獻了一計:將此書送給總統一本。過了幾天,書店派人問總統:“看了有何感受?”總統因忙于公務根本無暇看書,只得禮節性地說了一句:“此書不錯?!睍耆绔@至寶,馬上打出“總統最喜歡看的書”的牌子,這種書很快出售一空。不久,這家書店又如法炮制,把第二本書送給總統。總統得知上次被人利用,這次沒好氣地說:“此書糟透啦!”不料,這比上次更管用,人們紛紛搶購,要看看“總統最討厭的書”究竟是個什么樣。當書店將第三本滯銷書拿到總統面前時,總統一言不發了。誰知,這又成了最成功的廣告——“總統懶得看一眼的書”!至此,多年積壓的書全部都兌成了鈔票。
這些故事是否真實并不重要,當它們是寓言也未嘗不可。重要的是,它們能讓我們得到一些啟示:“山重水復疑無路”與“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多數時候總是形影不離。
由買茶轉為買裝茶葉的籮筐,由削價書變成暢銷書,四兩撥了千斤,靈機一動其實也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在很多時候,成功與失敗之間只有一步之遙甚至一紙之隔,只是這“一步”或“一紙”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邊或右邊,還有可能在您的身后——這時,不妨或驀然左顧或驀然右盼或驀然回首一下,說不定轉機就在這一剎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靈機”是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得來的,平時多積累,關鍵時刻才能有那至關重要的“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