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多歲的老年人讓我給他測量血壓,結果是160/95 毫米汞柱。老人說:“我早就知道自己的血壓偏高,但是我認為老年人血壓增高,就像我臉上的老年斑一樣,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出現的,不需要治療。”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老年人高血壓有自己的臨床特點,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概念只要患者的血壓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年齡超過60歲,就叫“老年人高血壓”。我國的定義是:(1)年齡在60歲以上(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為65歲以上);(2)持續或者三次非同日測量,收縮壓≥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3)排除假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4)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40 毫米汞柱和舒張壓<90毫米汞柱。
臨床特點(1)多數老年人高血壓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脈壓差加大,與大動脈彈性減退有關。少數老年人高血壓屬于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增高的混合型。(2)老年人高血壓心、腦、腎等靶器官常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并發癥較為常見,如腦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腎功能不全等。(3)老年人對血壓的調節功能降低,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尤其在使用降壓藥物時。
不同年齡段的治療必要性有差異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心血管性事件的危險性也逐年增大,降壓藥物能使心血管事件明顯減少。因此,老年人高血壓都應該積極治療。但是有資料顯示,對≥80歲的老年人予以藥物治療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并沒有明顯降低。所以,對高齡老年人的高血壓是否需要積極治療,尚需進一步觀察。
兩個目標值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有兩個目標值:(1)對于收縮壓,《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4年版)》指出,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要求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一般人群<140 毫米汞柱)。(2)對于舒張壓,目前主張治療后要<90 毫米汞柱,但不可低于65 毫米汞柱。資料顯示,治療前平均舒張壓為77毫米汞柱,治療后舒張壓每降低5毫米汞柱,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增加11%。所以,在治療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時候,不可使已經降低的舒張壓進一步下降。
降壓速度要緩慢因為老年人的血壓波動較大,所以特別強調平穩降壓,降壓速度要慢。(1)在非緊急情況下,降壓藥物應該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60~79歲的老年人可在3個月內達到目標值;≥80歲的老年人達標時間更長,不可追求在短期內降到目標值。(2)對于急癥高血壓,老年人平均血壓在24小時內只需降低10%~20%就可以了,然后再進一步采取措施緩慢降壓。
同時需要非藥物治療超重、飲酒、高鈉飲食是高血壓的三大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單純的限鈉、運動和減肥方案,就能使老年人高血壓降低6/5 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