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年人婚后不孕不育發病率逐年遞增,有的城市已高達13%~15%。除性病原因外,與生殖器結核病不無干系,但卻未引起關注,不少患者被長期漏診錯治。
誤診錯治原因多
1.部位深,無明顯癥狀:生殖器結核是肺結核、泌尿器官結核多年后的并發癥,主要為男性患者。首發、多發病變的前列腺和精囊結核,部位深且隱蔽,又無明顯不適癥狀,早期患者因而不就醫、不治療。
2.與其他感染類似:結核性前列腺炎和精囊結核的癥狀,與一般細菌感染、性病感染相似,發病率又較后兩種疾病低,是許多患者被誤診誤治的主要原因。當病變進一步發展成附睪和睪丸結核、結核性睪丸鞘膜積液后,容易與炎癥、淋菌和非淋感染、血絲蟲病睪丸鞘積液相混淆,以致被長期誤診錯治。
3.不孕歸咎于女方:男生殖器結核患者婚后妻子長期不孕,守舊且科普知識欠缺的人們認為“錯”在妻子,不檢查男方,因而發現不了病因。
診斷與鑒別
肺部結核桿菌很少直接引起生殖器結核,幾乎都是肺結核并發泌尿系統結核后再并發生殖器結核。前列腺導管和射精都開口于后尿道,尿道結核病變組織中的結核桿菌容易由這些導管開口進入生殖器官。據統計,50%~80%泌尿系統結核患者同時并發生殖器結核。因此,凡患有泌尿器官結核的患者,必須反復進行生殖器官結核病檢查。尤其是有肺結核、尿路結核病史(包括已治愈多年)者,出現前列腺炎和附睪炎癥狀,婚后一年以上不孕不育,要高度警惕生殖器結核。
前列腺、精囊、附睪和睪丸結核雖也腫脹,但都無觸痛和壓痛,膿液稀薄并可從中檢查到結核桿菌;輸精管結核多為雙側病變,呈索條狀串珠樣硬變,無壓疼,容易與其他病變引起的輸精管硬化鑒別。結核性膿腫不痛,皮膚不紅也不熱,但易潰破形成久治不愈的瘺管(竇道),經常外流的稀薄膿中可以查到結核桿菌,瘺管口周圍皮膚反復發生濕疹。
前列腺和精囊結核會發生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精。與前列腺癌和精囊腫瘤血精不同的是,結核性血精可以從中檢測到大量膿細胞、白血球和結核桿菌,由腫瘤引起的血精則能檢測到癌細胞。
組織中的結核性結節,B超檢查顯示為強回聲;B超定位下進行結節穿刺活檢,在顯微鏡下可見彌漫性增生的瘢痕組織,偶可見到結核桿菌。
生殖器官結核的治療
生殖器官發生結核時,必須查清病變部位、范圍和程度。要根據罹病器官多少、病變輕重,是否存在尚未治愈的肺結核和泌尿器官結核,選擇高效、無毒副作用藥物。可以應用口服藥和注射用藥進行全身聯合治療。每次用藥劑量和持續用藥時間必須足夠,定期復查。治愈前應暫停性生活,既有利于自已治愈,也可防止感染妻子。
并發結核性尿道狹窄患者,經治療局部水腫、充血消失后,進行定期尿道擴張術,直至尿道穩定于正常直徑;附睪發生干酪性壞死形成膿腫者,在抗結核藥物強力控制下,要進行局部病灶清除術,但盡可能保留可以恢復的組織;結核性膿腫不吸收形成皮膚瘺管者,需請經驗豐富的泌尿外科專家進行瘺管全切除術和深在病灶清除術,才可治愈。
男性生殖器官結核不育治愈一年后妻子仍不孕,應停止性交一周取精液進行常規檢查:(1)精子總數、密度、活動率和直線運動精子比率都在正常比例以上,死精子和畸形精子比率低于可允許范圍,是已恢復正常生育力的證明,應對其妻進行婦科檢查——如果有懷孕能力,不孕只是精子與卵子沒有機會相遇(原因很多),請生育專家設法就可獲得成功。(2)若精液中無精子或數量太少,做睪丸和附睪穿剌進行活組織檢查。睪丸和附睪再生精子、精子成熟功能正常者,必定是精子排出管道梗阻,進行輸精管造影檢查就能發現阻塞部位和范圍。輸精管局部梗阻者,切除梗阻再通術,就可恢復生育力;射精管梗阻和輸精管廣泛梗阻,手術再通術無法成功,可用試管嬰兒培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