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的丑娘》中,淳樸的丑娘常常用艾蒿和蒜瓣為親兒子大春和干兒子建平灸肚子,治療腹痛屢屢見效。這種方法真的這么神奇嗎?
這種方法中醫稱為艾灸療法,是以艾絨為施灸材料,點燃后在體表穴位或病變部位燒灼溫熨,借其溫熱作用治療疾病。艾灸能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從而使人體元氣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現代研究證明,艾灸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還能增加紅細胞、白細胞數量,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長期施灸保健穴位,能達到調合陰陽、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補中益氣、祛病延年的效果。
根據不同的操作方法,分為艾條灸、隔物灸、直接灸、艾箱灸、溫針灸等。丑娘用艾蒿和蒜瓣灸肚臍(中醫稱為神闕穴)治療肚子痛,屬隔物灸的一種,稱為隔蒜灸。方法是將新鮮大蒜切成約0.5厘米厚的薄片,中間用針穿刺數孔,置于穴位或患處,然后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后更換艾炷再灸,每灸1炷稱為1壯,一般灸3~5壯。
雖然丑娘為大春和建平都用艾灸治好了肚子痛,但并不是所有的肚子痛都能用艾灸來治療。中醫臨床將腹痛分為飲食停滯、氣機郁滯、寒邪內阻、脾陽不振四型,其中氣機郁滯型腹痛不適宜艾灸。
艾灸的原料主要是艾絨。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艾葉氣味芳香,辛溫味苦,容易燃燒,火力溫和。讀者可于每年3~5月間采集新鮮艾葉,放置日光下曝曬干燥,搗制后除去雜質,制成純凈細軟的艾絨,曬干貯藏,以備應用;也可直接到藥房購買艾條,用艾條的艾絨制作艾炷。方法:取純凈陳舊的艾絨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3指邊捏邊旋轉,把艾絨捏成上尖下平的圓錐體,使其放置平穩,燃燒時火力由弱到強,患者易于耐受。要求搓捻緊實,耐燃而不易爆。
讀者自己操作的時候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通風要好,避免煙塵過濃;陰虛陽亢、邪實內閉及熱毒熾盛者慎用灸法;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施灸時體位要平正舒適,以便準確選穴,安放艾炷。
灸法的適應癥很廣,可用于寒凝血滯,經絡痹阻引起的風寒濕痹、痛經、經閉、寒疝、腹痛;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項痛、背痛等;中焦虛寒引起的嘔吐、泄瀉等;脾腎陽虛引起的久泄、久痢、遺尿、遺精、陽痿、早泄;陽氣虛脫引起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虛脫證;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引起的內臟脫垂、陰挺、脫肛、崩漏日久不愈;外科疾患,如瘡瘍初起,癤腫未化膿者,瘰疬及瘡瘍潰久不愈。此外,灸法還能用于治療某些熱證,如肺結核、痄腮、喉痹、鼻衄、帶狀皰疹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家庭保健灸法,供大家試用。
1.在流感來臨時,提前灸大椎、風門,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尤其是周圍有流感病人,又出現后背發緊、鼻塞等流感前兆時,可以加重灸的劑量和增加灸治的時間,預防流感。
2.艾灸足三里進行保健的方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民間流傳“要想安,三里常不干”的說法,就是說艾灸足三里至起泡流膿水,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3.女性月經不調原因很多,也比較難治,可用艾灸治療。方法:從月經來潮前一星期開始,每天艾灸三陰交、關元一次,每穴15分鐘,可以有效地緩解痛經,使得月經通暢,周期也會逐漸規律,甚至可以逐漸改善膚色,令面色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