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資料顯示,我國現有聾人2 057萬,其中老年性耳聾949萬,聽力障礙者以每年2萬~4萬的速度遞增。聽力學研究發現,正常男性在45歲以后,女性稍晚,開始出現聽力減退現象,只是最初自己感覺不到而已。如果能夠注重耳部的保健,聽力下降的速度可以減慢或得到控制。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個“全國愛耳日”,防控耳聾自我努力不可少。
耳部按摩保健
鳴天鼓兩手掌心緊貼兩耳,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橫按在兩側枕部,兩中指相接觸。將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從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擊腦后枕部,此時聞及宏亮清晰之聲如擊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兩手同時叩擊48次。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
旋指搗耳以食指尖插至兩外耳道口,同時相向內旋,再突然放松。每日做10~20次。
耳膜按摩法將手中指塞放于外耳道口處輕輕按捺,或置于耳屏上做按壓動作,隨按隨放,隨放隨按,以氣導入耳。早晚各按捺數十次。
按摩耳輪用手在耳輪上施行按法和摩法,然后從耳垂自下而上揉摩至耳熱為止。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耳聾癥狀。
按揉耳垂兩手拇指與食指舉起,分別將耳垂拿住揉按,時輕時重,揉按3~5分鐘。
擦腰兩手掌緊貼腰部,快速用力上下擦動,至局部發熱發紅為宜。可通過暖腎作用調暢耳部功能。
氣功
調呼功睡前仰臥于床上,身體自然睡好,以舒服為度。全身放松,兩眼微閉,集中精力調整呼氣。吸氣時不加意念,順其自然。呼氣慢深均勻,每次呼氣,意念氣從頭頂降至腳底。做81次。
調吸功起床后自然站立,身體放松,兩眼睜得稍大一些,集中精力調整吸氣。呼氣時不加任何意念,吸氣要求快、深、均勻。每次吸氣,意念氣從腳底升至頭頂。做81次。
樁功此功法是意守腎前區,意到氣到,能穩定腎之元氣,并將后天之氣調到腎部,以養先天之氣。練功時兩只手掌手心正對小腹,能將手上較強的能量發射到腹部,以溫補下焦,加強腎前區的氣感,壯腎陽。
靜心法取床上臥位,姿勢不限,以舒服為度。先意念身體從頭至腳慢慢放松3遍,繼而默數呼吸81次。呼吸要求做到慢、細、均勻。數呼吸時意守虛無,心中無思無想,其目的是靜心。入靜后,把呼吸和自身的存在都忘掉。
《靈樞》云: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中醫認為耳脈通腦,經絡通暢,聲音無阻而聽覺聰敏;若經脈不暢,聲傳受阻,則耳聽失聰,不辯語聲而聾。中醫的氣功和耳部穴位按摩、導引療法即是通過疏經活絡,調暢氣血,導氣入耳,起到防治耳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