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鈦合金加壓吻合環(huán)為腸癌患者保肛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蔡三軍教授等應用鎳鈦合金加壓吻合環(huán)技術,為一位52歲罹患乙狀結腸癌的女病人施行了高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經10天恢復治療,患者體內的環(huán)順利脫落并排出體外,手術獲得成功。這是亞洲首例鎳鈦合金加壓吻合環(huán)技術應用于該類手術。
結直腸癌是胃腸道惡性腫瘤中預后最佳甚至可以治愈的腫瘤,外科手術仍然是其首選治療方法。術中胃腸吻合方式有3種,即手工縫合、金屬釘吻合和加壓吻合。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是以吻合釘將腸漿膜吻合,但是術后易出現瘺、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
鎳鈦合金是一種形狀記憶合金,它能將自身的塑性變形在某一特定溫度下自動恢復為原始形狀,其耐腐蝕性優(yōu)于目前最好的醫(yī)用不銹鋼。該技術通過金屬環(huán)加壓將腸黏膜壓縮,讓其缺血、壞死,最終脫離。整個過程是在鎳鈦合金加壓吻合環(huán)內發(fā)生,因而杜絕了吻合口的出血。由于吻合處黏膜的修復過程發(fā)生在無菌狀態(tài)下,腸腔內的排泄物只接觸到合金環(huán),與吻合口隔絕,故有效降低了感染的發(fā)生。由于該吻合術采用無縫對接,沒有吻合釘或吻合線,故也不會引起炎癥反應。
腹腔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東方醫(yī)院微創(chuàng)外科醫(yī)生只用了45分鐘,就為一名被膽結石折磨十余年的俞姓中年女性成功地進行了經臍入路單孔免氣腹腹腔鏡保膽取石術。至此,該科采用此手術方法已完成5例膽結石患者的治療,均獲成功。
膽結石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以往大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隨著治療理念和醫(yī)學科技的進步,保膽取石已成為膽結石治療的一種新選擇。目前全國開展保膽取石的醫(yī)院眾多,但多數采取的是小切口膽囊切開取石法,少數醫(yī)院采用先進的腹腔鏡膽囊取石保膽術。而腹腔鏡保膽手術需要應用氣腹技術,這讓不少患者擔心術后腹脹、殘余氣體留在腹內及內環(huán)境紊亂。此外,術后患者腹部會留下瘢痕,影響美觀。經臍入路單孔免氣腹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據東方醫(yī)院微創(chuàng)外科胡海教授介紹,他們采用的新術式,是將原來需打的3個小孔改良為單一經臍入路,并在術中應用免氣腹技術,使手術切口更小,并減少了術后并發(fā)癥,填補了我國腹腔鏡外科經臍入路及免氣腹兩項技術同時應用于保膽手術的空白。
高齡心梗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獲救
82歲的管先生患有高血壓性冠心病、陳舊性腦梗、心梗伴腎功能不全等多種慢性疾病,去年以來反復發(fā)作心絞痛及心源性昏厥,病情危重。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在采取保腎治療的同時實施介入治療,使其心功能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對于嚴重心臟病患者,心臟造影和介入治療是挽救生命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極少的造影劑就可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管先生來到該院后,心內科主任王禹教授詳細詢問病情后,認為必須要做冠脈造影。經反復論證并請腎內科專家會診后,他們擬定了安全穩(wěn)妥的手術方案,包括造影術前與術后保腎水化治療、最大限度減少造影劑劑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腎損害的藥物等。
管先生的造影結果顯示,冠脈左主干加三支彌漫性病變,回旋支開口中遠段、右冠近中段等多處狹窄達99%。王禹教授根據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首先在病變最嚴重的右冠狀動脈植入3枚支架,同時繼續(xù)加強保腎水化治療,使患者心絞痛明顯緩解,沒有出現腎功能損害。此后又在左主干、前降支及回旋支植入3枚支架。術后患者恢復順利,已于近日康復出院。
乙狀結腸代陰道術日臻成熟
中國醫(yī)科大學盛京醫(yī)院微創(chuàng)婦科主任楊清教授運用獨創(chuàng)的改良式全腹腔鏡新技術——楊氏術式,為江蘇省一名19歲先天性無陰道女孩成功實施了乙狀結腸人工陰道成形術,還其“女兒身”。近日患者復查證實,術后生理功能恢復良好。
據介紹,先天性無陰道的發(fā)生率為 1/5 000~1/4 000。傳統(tǒng)的陰道成形術需開腹,創(chuàng)傷大,康復慢,易感染,且腹部留有較大疤痕。楊清教授從2006年起對乙狀結腸代陰道術式進行大膽改進,于2006年7月成功實施了東北地區(qū)第一例腹腔鏡輔助下乙狀結腸人工陰道成形術;2008年又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全腹腔鏡下乙狀結腸人工陰道成形術。整個手術過程中腸管的截取和吻合全部在腹腔鏡下進行,術后患者腹部僅有4處約1厘米的瘢痕,創(chuàng)傷更小,切口更加美觀,術后恢復更快,實現了該術的“三級跳”,即開腹手術-腹腔鏡輔助手術-全腹腔鏡手術-改良式全腹腔鏡手術,使該術進入全新微創(chuàng)時代。
據悉,楊清教授已先后為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位患者成功實施手術,目前已完成6例改良式全腹腔鏡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