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以前經營著一家汽車修理廠。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生意每況日下,因而悶悶不樂,借酒消愁。約3年前他有了一個“心魔”,常說有一個人跟在他身后,意圖加害于他。家人以為是工作壓力所致,遂讓他關閉汽車修理廠回家休養。此時其酒量大增,不僅天天喝,而且喜歡和人斗酒。沒多久,浩的言語和行為愈加異常,反復訴說有人欲加害他,眼神變得呆滯,人也消瘦不堪,而喝酒日甚。某日,浩叫嚷著“我一定要抓住他”沖出了家門,尋到尸體時,其手中仍握著一個空酒瓶。醫生認為,浩死于多年酒依賴所致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
酒依賴是指喝酒已經成癮,患者每天必飲,如果不喝或明顯減少飲酒量,就會出現極為痛苦的不適感,如強烈的焦慮、顫抖、恐懼、幻覺、煩躁,甚至暴力行為。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是指一次或長期過度飲酒所致的精神障礙,包括意識、人格、智能的改變,癲癇發作,精神病癥狀如幻覺、妄想等,以致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嚴重受損。近年來,在中老年人群中,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患者呈逐年上升之勢。怎么預防呢?
1.禁止過量飲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為了預防酒依賴的發生,安全飲酒的限度是男性每日不超過20克,女性不超過10克純酒精飲用量。我國專家對此作出了通俗的解釋:男性每日飲酒不得超過2瓶啤酒或1兩白酒,女性每日不得超過1瓶啤酒;此外,無論性別,每周至少應有2天滴酒不沾。
2.不喝劣質酒:各種劣質酒、假酒充斥市場,喝酒者務必細加甄別。首先看酒質是否透明,有無雜質,包裝是否粗糙。將酒瓶倒置,察看瓶中酒花變化,若酒花密集上翻且立即消失,分布不均勻,酒液混濁,則為劣質酒;若酒花分布均勻,上翻密度間隙明顯且消失緩慢,酒液清亮,則為優質酒。也可取一滴酒放于兩手心中觸摸摩擦,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優質酒,若氣味臭苦,則為劣質酒。
3.防止成為酗酒者:大多數酒精成癮者常先表現為一種心理依賴,即通過飲酒來獲得一時的快感與幸福感,如果沒有滿足,則產生心理上的不快與失落。此時如未能采取措施積極干預,酒癮將變成生理性依賴。
4.積極治療酗酒:應首先幫助患者走出“否認”(酗酒者通常不會承認自己酗酒)心態,積極戒酒;治療原發病或合并癥,如精神障礙、人格障礙、焦慮、抑郁癥等,加強營養。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苯二氮類藥物如安定,以緩解戒斷癥狀;也可使用戒酒硫進行治療。戒酒硫能抑制肝臟的乙醛脫氫酶,使酒精代謝停留在乙醛階段。體內乙醛堆積,會出現嚴重的醉酒癥狀和體征,阻止個體繼續飲酒。但此藥有一定危險性,最好在醫生監護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