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單從手機、電腦的更新速度上,我們已能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日新月異”。因而“一萬年只爭朝夕”,需要努力適應當今生活的快節奏。但對于老年養生來說,整個節奏卻應該“慢”下來。
慢吃喝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加上牙齒缺失,咀嚼功能差,很容易因消化吸收不好而致營養不良。有的老年人還由于疾病的原因,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咽部的吞咽反射遲鈍和不協調,如進食、喝水(或湯)過快,稍不注意就會誤入氣管,輕者引起嗆咳,重者誘發“噎食猝死”的悲劇。因此,老年人進餐時一定要細嚼慢咽,萬萬不可過急,囫圇吞棗;口渴時也不能貪快而大口喝水,以防發生“嗆喉”等不良后果。
慢起居
不少老人常會出現頭暈眼花的現象,尤其是突然改變體位時。這是因為老年人心臟收縮向全身輸送的血液相對不足,體位突然改變時大量血液流向下身,造成大腦一過性缺血缺氧,嚴重者會眼前發黑或突然昏倒,甚至引發其他危重疾病。子女們應盡量不在老人入睡的時間打電話或急敲門等,以免老人猛然驚醒下床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關節不靈活的老人,在開關門窗或從高處取物、彎腰搬東西時,動作不要過快,用力不要過猛,避免頸、肩、腰、膝等關節扭傷或骨折。
慢排便
對于有或輕或重便秘的老年人,排便時只能緩慢進行(即有節奏地慢慢用力)。屏氣用力易引起肌裂,使排便時痛苦不堪;腹壓突增會致血壓驟升,誘發腦血管和心臟突然病變。統計表明,60%的老人突發病逝,都與便秘時用力過猛導致的腦溢血或心肌梗死有關。
慢鍛煉
“生命在于運動”是永恒的真理。但老年人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不過于激烈、慢節奏的運動,如打太極拳、舞劍、慢跑等,不必求速,貴在堅持。小區里的健身器材,如騎馬機、腰背按摩器、太空漫步機,鍛煉時以每組15~20個動作為宜,應能夠保持正常的呼吸和心跳。戶外慢速散步對心臟是一種比較好的鍛煉,最適宜于老年人。
學唱越劇、京劇,跳交誼舞,等,都是不錯的娛樂項目,但老年人跳舞應以動作緩慢的慢三、慢四為主,不宜選擇步幅大、速度快的快三之類。下棋、玩牌應以消遣、放松為目的,不要過于看重勝敗,避免神經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