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指排出的尿液含有較多紅細胞,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前者是指尿液呈血色,憑肉眼就可判斷尿中帶血;后者是指尿液看不出血色,但在顯微鏡下可見紅細胞。無論是哪種血尿,都需要及時就醫,找出血尿的原因,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是因為血尿雖然可以由許多原因引起,但卻是膀胱癌的特征性表現。尤其是無痛的間歇性血尿,由于僅僅是尿血,并不伴有腰痛和排尿疼痛,也沒有其他不適癥狀,而且血尿還可以自行消失,患者往往容易大意。許多患者正是由此而中“招”,自我感覺身體并沒有什么不適,偶爾尿血不過是“上火”“炎癥”等,于是“置之不理”,結果是耽誤了病情,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筆者最近接診兩名患者,一位是出租車司機,平時喜好抽煙,而目,經常因為職業原因而憋尿。去年10月出現過兩次肉眼血尿,沒有其他不適,于是不放在心上,也沒有就醫。今年5月再次出現血尿,才想起就醫,結果檢查發現膀胱內長滿了腫瘤,已經不適合微創治療,只能把膀胱整個切掉,然后用患者的其他器官重新做一個“膀胱”,而且尿液還要改道。其實,如果一開始有血尿就治療,從尿道插入膀胱鏡就可以切除膀胱里的小瘤子,身上沒有刀口,患者保留膀胱,手術后和正常人一樣。
另一位是不到30歲的外地小伙子,也是尿血,因為害羞、愚昧,不敢到正規醫院就醫,在“小醫院”里拖了兩年多,才在親戚的勸說下來到我院。檢查發現不僅膀胱內有腫瘤,周同的器官已受到腫瘤侵犯,無法手術切除。最終因為血尿過多、出血耗竭去世。
臨床資料顯示,肉眼血尿有10%-15%是腫瘤所致。腫瘤引起的血尿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是無痛性,病人有明顯的血尿,卻無任何疼痛;第二是間歇性,腫瘤部位的血管破裂發生血尿,出現凝血后止血,再破裂后重復出血。因此決不可掉以輕心,延誤診斷與治療。
以上兩位患者的經歷可謂慘痛,一位是小病拖成了大病,一位是小病拖成了“沒命”。因此,如果讀者周圍的人出現了血尿,一定要敦促及早就醫,排除膀胱癌的可能,及早排除、及早發現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