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楓楓才出生3個月,怎能患上腎積水5個月呢?”陪同就診的楓楓姑姑一臉驚訝地望著醫生。醫生肯定地告訴她,小楓楓左腎積水是在“娘胎”8個月時患上的,從當時的彩超中就可看出。楓楓媽媽點頭稱是,并急切地問專家有何解決功、法。
臨床資料顯示,每1萬個嬰兒中會有13~16個患有胎兒先天性腎積水,主要是由于輸尿管與腎連接部(腎盂)梗阻引起的。當各種原因導致尿液不能從輸尿管通暢排出,積聚在腎盂時,就會造成腎盂腎盞(腎盂的漏斗狀組織部分)逐漸擴張,腎實質萎縮、硬化、缺血與破壞,還易“惹上”多囊腎、神經性膀胱及尿道瓣膜等病變,直接危及患兒生命。
胎兒腎積水有可能出現早期肺發育不良、腎損害等,甚至死胎流產,因此,傳統意見是視情況中止妊娠。目前,國外有在B超指示下,對腎積水的男性胎兒進行膀胱——羊膜腔分流術,可以提高胎兒存活率,降低腎功能衰竭的發生。這雖能及時緩解癥狀,但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例如置管引流的風險高達30%~50%。因此,專家建議說,只有嚴重羊水過少并且無腎臟畸形者,才會考慮胎兒手術。
全軍兒童腎臟病中心、我院兒科余自華主任強調說,即使超聲診斷出胎兒患腎積水,也不是中止妊娠的絕對指標。因為有些嬰兒出生后腎積水會緩解,例如嬰兒啼哭時腹內壓不斷擠壓腎臟,對消除腎積水可能有一定作用。另外,出生后孕激素降低,減少了對嬰兒泌尿系統的刺激,也會減少腎積水。還有部分腎積水胎兒出生后可通過手術治愈。
但這并不是說胎兒腎積水可以忽視。因為年齡越小,梗阻程度越重,腎積水越重,危害性越大。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十分關鍵。目前,超聲檢查的應用使更多胎兒腎積水在產前被發現,醫生可以根據癥狀做出觀察、治療或中止妊娠的相應處理。臨床上,50%以上的嬰兒腎積水是以胃腸道不舒服及腹部腫塊前來就診,較大的患兒可表現為間歇性腰腹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偶見腎破裂,重度腎積水的患兒可有高血壓和尿毒癥。若腎積水進行性加重,臨床癥狀明顯,腎功能不斷下降,梗阻病因明確,有并發癥存在,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嚴重的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全部喪失或有嚴重感染積膿,但對側腎功能良好,可考慮把患兒患腎切除。
單側腎積水的小楓楓發現及時,在我院泌尿科與兒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實施了左腎盂輸尿管成形術,并置入外支架管、腎盂旁乳膠引流管,經腎盂造口引出體外。術后9天,小楓楓各項體征正常,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