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脂肪不僅與心腦血管疾病形影不離,而且專門摧毀婀娜身姿。不健康的它被許多人視為大敵,大呼“拒絕高脂”,力行“低脂膳食”,甚至忍饑挨餓以求降脂。事實上,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一樣,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和基本營養素之一,有儲存能量、保溫,保護重要器官,維持細胞膜、皮膚和激素的正常運作等功能,簡單地用“好”或“壞”來評價是不科學的。高脂不可取,過分強調低脂也可能誘發疾病。
被誤解的脂肪
成人體內脂肪的貯存量約占體重的15%~20%。體脂過少者不僅不利于抵御嚴寒,而且一旦生病或受傷,在減少進食或不能進食的情況下,身體會顯著消瘦,難以抵御疾病的慢性侵襲。
脂肪在體內參與性激素的合成,是女性生長和發育成熟的重要物質之一,也是正常月經和生育能力的重要保證。研究證明,少女的脂肪要達到體重20%左右,才可以保持月經正常。如果體脂過少,雌激素等合成不足,將造成月經失調,甚至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
脂肪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而脂溶性維生素對皮膚的健美、骨骼的強壯、物質代謝和凝血機制等,都起著重要作用。
再者,食物中的脂肪不僅能產生誘人的香味,讓人胃口大開,而且其中的脂肪酸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調節體內生理生化反應。
別全信黑名單
營養健康指南中,肉類、奶類等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無一例外被推上了“黑名單”,無論它們本身有多營養。了解事實真相,或許大家就不會談“脂”色變了。
1 雞蛋:雖然雞蛋所含膽閻醇偏高,但它的飽和脂肪(造成血膽固醇指標偏高的殺手)含量很低。研究人員多次調查發也現,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病率。
2 瘦牛肉:所含的脂肪中有50%是有利于心臟健康的單一非飽和脂肪,46%是飽和脂肪(其中30%由一種具有細胞修護功能的硬脂酸組成),其余4%是多元非飽和脂肪。由此看來,瘦牛肉中的大部分脂肪是有益健康的。
3 熏肉:只要烹調方法得當,每片經過烹調的熏肉會將3克左右的飽和脂肪留在炒鍋里,僅僅剩下2克蛋白質。不過,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熏肉營養價值計不高。
4 雞皮:它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稀有元素硒,但涂了黃油的和炸雞除外。另外,燒煮雞肉時留著雞皮,更為菜肴增色添香。
但對于黑名單中的黃油(特別是人造黃汕)、薯片,要堅決抵制!
對于一般人而言,除了攝取的動、植物食品中所含的脂肪外,每天還應保證攝取20~25克植物油。建議以谷類(大米、面粉、養麥、玉米、紅薯、馬鈴薯等)作為主食,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保證至少攝入150克。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時經常適量吃一些富含脂肪的食物以及乳制品。水果適宜在兩餐之間吃,每天200克左右。
總之,“馬鈴薯”不一定就比“肉”健康。只有合理、均衡地攝入各種食物,包括適量的脂肪,使各肪酸種類、比例比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才是健與美的必要條件。
友情提示:國外研究顯示,那些小時候經常適量吃一些高脂肪食物的孩子,長大后通常都是最苗條的。持續低膳食者反而可能會因人體“補償機制”作怪,使體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