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是燃燒的火,能點燃絕望的心靈;愛心,是和煦的春風,能拂去心靈上的陰霾;愛心,是明媚的陽光,能融化心靈上的堅冰。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從教二十多年來,我深深認識到:教師這份工作的神圣,不僅僅在于教師要有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德高為范的道德素質,更在于他要有博大的愛心去塑造學生,不失時機地在學生的心里撒播愛的種子。如何用愛心去塑造學生,結合我多年的教師生涯,談幾點體會:
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
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老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對靈魂的引導和塑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學生,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
從教以來,我一直在一線工作而且擔任班主任。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直接組織者和教育者,要使組織教育有序進行,就必須全面地了解學生,因為這是我們班主任采用教育措施和方法的根本依據。只有全面地了解學生,知學生心之所思,明學生心之所想,才能有效地引導他們,教育他們,關愛他們。
說起全面了解談何容易,有時,作為學生的父母都不一定了解,何況班主任又不可能時時處處緊跟學生,我們要抓住與學生接觸的每一個時空交點,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發現,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如對班上的管理、班上的工作,可以與班干部、值日干部多交流,也可以與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對此有何意見,有何建議。學生感到班主任與自己商談工作,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會信心倍增,集體情感增強,我們就可以了解學生之所想,窺察他們的思想感情。再如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有上課學習的時候,有體育活動的時候,有玩耍休息的時候,有交談嬉笑的時候,老師及時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深刻分析理解學生內心的動機,為我們引導教育打下基礎。如:初三下學期時,一向聽話遵守紀律的程鵬經常遲到,在不到兩星期的時間里曠課兩次,上課精神不振。經過電話聯系家長,方才知道他父母剛離婚,他思想受到很大的打擊。我對他說:老師就是你的媽媽,以后有什么困難直接告訴老師。經過多次談心以及生活上的幫助,他終于走出了心靈上的陰影,重新變得陽光起來了,也再沒有出現過遲到、曠課現象。可見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對于自己工作的開展、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用很大。
二、要關愛學生,理解學生
無論哪一種教育方法,都需要施教者捧出愛心,有了愛心,方法才靈驗。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師生關系的核心是教師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用愛心贏得愛心,師生關系才會和諧融洽。我對學生不僅從學習上關心,還要從生活上關心,如天冷叮囑多穿衣,下雨天遞把雨傘,生病去探望并補課,平時隨意聊聊學生的家庭生活等。特別是這屆初三學生,住校生有二十多個。每逢佳節倍思親。記得去年八月十五晚上,非住校生都回去和家人團圓了。我怕這些住校生想家,給他們每人買了一個月餅,和他們一起度過中秋。每到周末,我又擔心他們因買資料或其他原因花光了錢而餓著肚子上課,便在班里說:沒有錢,給老師說一聲,千萬不要餓著肚子上課。我的包里也總是沒少過幾百元錢,十元、二十、三十、五十的借給了學生。這些小小不言的舉動贏得了學生對我的敬意和理解。每年的教師節,總會收到一張張寫滿祝福的賀卡和一枝枝嬌艷欲滴的康乃馨,心里無比感動!多么深厚的情,多么真摯的愛。愛是無聲的教育,是最有權威的,它讓我的心靈得到震撼。
三、要厚愛每一位后進生
每位學生都需要老師耐心地關心和幫助。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就像是受傷的花朵,更需要格外關心,倍加愛護。如果對后進生“冷淡、諷刺、訓斥、歧視”就會使他們永遠差下去。如:我班任一凡,因父母長期關系不和、鬧離婚,使他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對什么事都非常敏感。你對他好點,他說你是假心假意;你對他不好,他又非常恨你。而且學習成績常常是班里的后幾名。了解了他的家境后,我就盡我所能從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幫助他,讓他慢慢體會到我對他的真誠愛意。漸漸的,他的心不再那么冷了,學習成績有了進步。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雖有反復,但我不灰心,我想:人心都是肉長的,在我的熱情關懷,耐心教育下他一定會大踏步地前進的。
二十年來,我一直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愛獻給我的每一位學生。正如心理學家長特爾所說:愛是智慧開發和人性成功所需要的陽光。而教師從事的正是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所以既然選擇了做教師就不要吝嗇自己的情感。因為只有自己心中有太陽,才能給人以陽光;只有掌握了愛的藝術,才能用心血澆灌出燦爛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