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是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聽說讀寫活動能力的關鍵時刻。
關鍵詞:交際能力 課堂氛圍 前提 關鍵
語言的作用是為了交際。語言教學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尤其是小學生的英語啟蒙教學。因此,英語課應該是技能課和實踐課,應該把培養學生的交際意識放在首位。學生只有在頭腦中形成用英語進行傳遞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學習動機,才能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持久力,從而大大地促進學習。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具有傳遞性的,它可以將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識的掌握,智能的發展與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教師,把愛寓于教學之中,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姿態傳給學生,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暖,幸福的情感,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為難情緒,形成敢說,愛說英語的局面。同時,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堅定學習意志,把學生對學習的內在心理調動起來,調節師生關系,增進情感交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二、“聽”是英語交際的前提
要學會一種語言,第一步就是聽。只有身臨其境,置身于語言環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也只有具備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的英語,才能有自信地和別人去說英語。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促進英語課堂的順利進行。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聽的訓練,使其不但聽見,而且聽懂。我在課上做到: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同時用我的表情、手、臂、腳的動作,以及身邊所有可用的事物來幫助學生理解我所說的話和我的意圖。
三、“說”是進行交際的關鍵
許多專家早已認為,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在學習外語的第一天就須進行。因為只有能聽能說,才能與人交流,才能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而要做到你說的英語別人能聽懂,必須首先注意語音、語調的準確。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隨著學生對字母的認識、詞匯的理解,音標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單調的音標教學會使活潑好動、情感易變、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如果以生動的詞句形式出現,則更能體現學習的樂趣。
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我們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施教能力找準突破口,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