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痹谛抡n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和擁有者,教學也不是過去的“填鴨式”的單一傳授,學生的學習方法也不是“我聽懂了。”而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去自主發現、自主探究,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
一、探究式學習要重視情境創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探究式學習的重心或出發點在于學生方面,探究是學生的探究,學生是探究的主體。
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生活情境,構建了知識點,調動了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和認知狀態,為下一步的探究學習做了鋪墊。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學習就積極主動。因此說探究式學習需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
二、探究式學習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是探究式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小,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不足,相應的小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有局限性。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我為每個學生發了一張格子圖,上面畫了一面小紅旗并標上了A和點D,要求學生把圖形小紅旗A繞D點順時針旋轉90度,得到小紅旗B圖形。明確任務后,學生積極進行操作探索。老師來回巡視,不時指點一二。一段時間后,我讓學生拿著自己的作業到講臺前進行交流。生1邊演示邊說:“我是先把鉛筆放在圖A旗桿上,因為格子的每個角都是90度,只要把鉛筆順時針旋轉90度,就能先畫好圖形B的旗桿,再畫旗。”生:說:“我是先用一張紙放在小紅旗A上面照樣子剪下來,然后按要求旋轉小紅旗,就得到圖形B?!鄙?說:“老師我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畫好圖形不剪,只要拿著這張紙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度就行了。”生4:“老師我的辦法更簡單,只需看清小紅旗的樣子,把格子圖逆時針旋轉90度就能畫出圖形B?!庇捎趯W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識基礎不同,表現的能力也不同。但是,共同點都通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正確的掌握了旋轉的方法和畫法,彰顯了學生的個性思維。因此說,探究式學習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
三、探究學習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與時間
事實上,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實踐,實踐是科學研究的前提條件。學生的探究學習也是如此。教育者要為學習者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時,為了讓學生獲得第一手的資料,我提前半個月就安排學生在家里種蒜苗,并要求精心管理,做好記錄。上課時,我問學生,在你們的精心呵護下蒜苗長得怎樣?學生回答:“很好!”“那么,請談談你們種蒜苗有什么收獲?”學生爭先發言,生1:“我發現開始長得慢,后來快。”生2說:“我的蒜苗放在家里長得快,放在外面長得慢。”生3:“我是每天中午12時量高度,做記錄,這樣就能知道哪一天長了多少厘米?!鄙?說:“為蒜苗澆的水不幾天就變少了?!彪S著學生的交流,許多在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學生知道了,做老師的我當然很高興。接下來我又讓同學們以小組進行數據整理填表。然后在12×8的格子圖中繪制條形統計圖。不一會有的學生就問了:“老師,我的豎格不夠用,畫不下?!苯又械膶W生又說:“我的蒜苗有18厘米,豎格只有8格,也是畫不下?!睂W生提出的問題,經過思考,小組討論,學生提出了一格可以表示3厘米,就能畫下。雖然戰線很長,誤的時間很多,但問題是靠學生解決的。
探究學習是一個廣泛而博大的學習方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認為探究式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