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科技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閱讀是人們接受新知識最重要的途徑。教師是一個與讀書終身相伴的職業(yè),麗學生在與教師的共讀閱讀中也會浸潤書香,快樂成長。教師和學生共讀是一種雙贏!學生收益,老師受益。“教學相長”,做教師的都有體會,可是能真正“相長”的就是共讀的先鋒師生了。師生共讀,可以提升生命質(zhì)量。
一、共讀有利于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
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居高臨下,學生被動接受。這種傳統(tǒng)的師生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有的教學秩序。共讀可以打破這道壁壘,實現(xiàn)師生間的暢通交流。奇文共賞的境界、師生相惜的感懷是那么的誠摯。
共讀之后,你將發(fā)現(xiàn)自己和學生是朋友,有很多話題,真可謂同品讀書樂,共同成長。你將發(fā)現(xiàn)你的自我在超越,你感動著,幸福著一因為,教育是有著充滿人性,充滿人情的藝術(shù)。在師生共讀中,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們熱愛讀書的興趣持久,你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樂園,你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的大門。
二、共讀可以建立共同的語言密碼
由于年齡等各種因素,除知識學習之外,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語言甚少。共同誦讀經(jīng)典,各自儲備經(jīng)典與胸中,一旦遇到與之相近、相似的情景,共同的情感體驗便會流溢胸中,涌到嘴邊,用美妙的語言彼此溝通,那將是怎樣的和諧、有情趣,師生之間的語言密碼便順勢而生。
共讀,能夠讀出江南的煙雨,能夠讀出塞北的飄雪,能夠讀出大漠孤煙,能夠讀出小橋流水,能夠讀出唐詩的俠骨,能夠讀出宋詞的柔情,能夠讀出寬宏善良,能夠讀出自私貪婪,能夠讀出愁腸千轉(zhuǎn),能夠讀出喜上眉梢;能夠讀出一瀉千里、酣暢淋漓,能夠讀出氣勢磅礴、宏偉篇章。共讀不是快讀,不是游覽,而是品味,是鑒賞,是心靈的碰撞。
三、共讀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
1.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分類指導
閱讀現(xiàn)代文典范作品,要符合情感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要求,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閱讀古代文學作品,要體現(xiàn)批判繼承的原則,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閱讀外國文學作品,要注意進步的思想內(nèi)容及其局限性。
2.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
把內(nèi)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讀物加以對比,有分析地進行閱讀,在于通過比較,看清讀物內(nèi)容或形式上的相同點或相異點,使學生清楚地認識讀物的本質(zhì)特征,首先要選擇比較對象,確定比較點,再精讀所選作品,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作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探究造成這種異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對讀物的認識,獲得新的見解。如同是表達愛情觀,《我愿意是急流》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甘愿犧牲的熱烈的愛情,很純粹。而《致橡樹》所表現(xiàn)出的理性的光彩是不做依附者,不高攀,不低就,不盲目地奉獻。
3.采用美讀——品味——鑒賞——仿用的閱讀方法
對于經(jīng)典的美文,就需要美美地讀,讀準語音,讀出情感,讀準節(jié)奏。比如詩歌,讀的時候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情感對詩的語言進行再表達。在美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讀后,梳理文章思路,品一品構(gòu)段獨特之處,過渡的巧妙,構(gòu)思的奇特。鑒賞是深悟的必要途徑,賞優(yōu)美語句,賞表達手法,賞人性的喜怒哀樂。在交流中達成一致后,把精彩的文字摘抄下來,領會表達方法,仿著寫一寫。教師如果主動參與學生的仿寫,和同學們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那么一定能在共同評價中一起成長。
4.不動筆墨不讀書
在閱讀經(jīng)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根據(jù)需要分類做好讀書筆記。如對閱讀中的重點部分、難點問題可作必要的批注,對精彩的字詞、成語、警句、段落甚至篇章可以摘錄下來,但要注意尊重原創(chuàng),不要隨意篡改,并注明出處,以備后用。再者,還要隨時把閱讀中的體會、想法、意見以及收獲寫成讀書札記,一些知識性、哲理性、教育性、趣味性較強的內(nèi)容可以記錄在卡片上等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收到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效果。
四、共讀可以讓師生舉止升華
時下,教師評價語言過于枯澀。學生組織語言太過陳詞濫諷。彼此間的溝通也如一條鴻溝,唯有文采的雙翼可以架起一座彩虹橋。如果師生胸藏百卷詩詞,“胸中羅錦繡,口內(nèi)吐璣珠”,教師在專業(yè)成長方面便會有長足進步,學生的學習路上定會是書香浸潤。在情感共鳴處,字字珠璣;在貼切含蓄時,妙筆生花。這不僅可以愉悅自己的精神境界,更會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大大提升。
一次在批改作業(yè)時,看到學生流露出的低沉情緒,我批寫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后來,學生回應道:“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師生的會心相通躍然紙上,學生不僅走出了心里的陰影,更感到了這種氤氳著文學氣息的筆談所帶來的舒暢淋漓。
師生共讀是建立新型的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重要載體,是一種值得期待的價值取向。那么,就讓共讀成為師生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成為滋養(yǎng)師生的文化底氣,成為學校成長的精神文化。浸潤書香,追求共讀人生的完整、豐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