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學習英語容易出現(xiàn)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學習動機,教師要從多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從而達到改進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的目的,本文給出了四點實用的做法。
關鍵詞:學習動機 尊重 評價 課堂組織 課堂模式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早已成為中學必修科目之一,更是中考、高考考試的必考科目。然而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總體并不樂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當然,英語老師也清楚英語學習動機的重要性,但具體從哪些方面去做還是有些迷茫,有些老師的做法更是事與愿違。筆者認為要激發(fā)英語學習動機,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尊重學生差異,讓學生體驗成功
學生學習認知水平是有差異的,英語學習更是如此。教師不要歧視學習認知水平差的學生,要尊重學生人格,要了解學生出現(xiàn)學困的原因并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向。在課堂教學設計任務時,要設計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太易或太難都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解決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快樂,體驗成功。
二、多表揚和鼓勵,少批評和懲罰
評價是教師的武器,我們教師一定要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有些教師喜歡用放大鏡去觀察學生的缺點,用顯微鏡去觀察學生的優(yōu)點,批評和懲罰多,表揚和鼓勵少,嚴重挫敗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容易引起學生敵對情緒,造成自暴自棄。英國心理學家Hurlock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表揚對學習效果的作用遠高于批評、訓斥、忽視等。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如口頭,鑒定、評語,寫信,肢體語言等)在多種場合(如交談,班會,各種總結會等)多表揚和鼓勵學生,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動機。
三、課堂組織生動有序
英語的課堂組織包含三個方面:教師角色,互動模式和指令給予。教師應該成為課堂的組織者,控制者,啟發(fā)者和參與者等。現(xiàn)在師生的互動模式中缺少對子活動和小組活動,要想激發(fā)更多的學生學習動機,就要增加生生互動的方式。有些老師的指令給予語言表達不清,語調平淡。教師指令給予要言簡意賅。同時語調要抑揚頓挫,幽默詼諧。只要課堂組織生動有序,必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模式
傳統(tǒng)英語課堂普遍存在“滿堂灌”的現(xiàn)象,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被動接受,效果不明顯。因此講課模式單一,課堂效率低下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改革英語教學原有模式,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做中學”的快樂與成功,豐富教學手段和媒體,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激發(fā)動機,解決學習任務,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習動機,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