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育一直不被學校所重視,這可以反映在中國體育上,盡管在許多體育賽事上取得不菲的成績,但在田徑、足球上簡直是讓國人可恥,而這二者又是反映一個國家體育水平的重要指標。國民體育素質普遍很低,這與學校體育教育有著密切關系。那么怎樣才能改變學校體育教育的情況呢?
體育不是建立在運動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理學、營養學、美學的基礎上的一門交叉科目。學校的運動技能的傳授只是促進身體健康發展的一個途徑,不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只有學生學到了這些知識,掌握了人類身體的發展規律,才會利用好自己的身體,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以及認識到身體對個體發展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地去加強身體鍛煉,不是被動地接受。
體育是否應該擔當起傳授以上知識的能力?是否擴大了體育的職能?有沒有必要?從中學科目的設置和體育自身的處境來看,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以上的討論是以身體的認識、保護為核心的,而體育確實是與身體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樣也溝通了生物與體育的關系。另外,以上的知識屬于基礎性知識,教師完全有能力學會。教師可以通過講座的形式來講解這些知識,并通過運動技能的實踐達到了學以致用。目前中學體育課每班一星期有兩個課時,這是可以分配的。就當前中學體育教師來說,所授內容是很輕松的??梢哉f以上所說的是有理論意義并有實踐操作意義的。
我們必須重視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賦予體育教育應有的地位,承擔起在學生發展過程中應有的責任。提高體育教育的地位,實質上是給予它應有的地位。
人的一生就是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實踐自己的一個過程。而認識自己不僅僅是對自己心靈、精神、靈魂的認識,不僅僅是發展智力,同時也是對肉體的認識??梢哉f,人類一切所有的活動都是建立在肉體的基礎上的,如同地球之于人類的關系;肉體就是人類的棲身之所。體育教育在認識肉體、保存肉體、發展肉體、運用肉體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這個作用不是靠傳授運動技能就可以的,而是要結合以上提出的知識。
只有這樣,才會創造出和諧中國、健康中國。
我們一定要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正確認識肉體與靈魂的關系,我們既要注重內心的修養,也要注重肉體的健康發展,雖然這屬于哲學范疇,但赫爾巴特說:教育是建立在哲學與心理學上的。就是我們的哲學觀念的錯誤導致我們今天中國教育的不利局面,劉翔在北京奧運會上的退賽是很值得人們反思學校體育教育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