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
有不少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這個問題講了三遍,學生仍然不會?!辈恢蠋焸冇袥]有進行這樣的反思:孩子們認真聽了嗎?聽懂了嗎?您讓孩子參與探討了嗎?其實有時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對新有知識的掌握程度。正如華應龍校長所說:我們不僅需要孩子用耳朵上課,更需要用眼睛上課。如何做到用眼睛上課呢?如何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呢?如何關注學生在課堂的參與量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質量呢?
思考
我們追求的不是課堂的有效性,而是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只有真正做到高效,才能真正地減輕孩子的第三種負擔(就是減輕學生在課堂掌握知識過程中的負擔,把減負落實到學生接觸新知的第一時間中)。要想做到高效,除了教師具有專業的素養和精心預設的教學案,還需要孩子對學科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但是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動力因素很不穩定,具有難持久性。我們教師應想方設法把他們外在的興趣變成內在動力。這讓我想到一般孩子都不愿做作業,碰到節假日不布置作業,孩子們會高興得小臉漲紅,手舞足蹈。于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并且結合自身的經驗,我就想到可以用“每天免做一題”來促進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實踐
我們班的每日免做一題主要立足課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表現突出者:
一、善子傾聽
傾聽不等同于簡單用耳朵聽,傾聽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能力。課堂上學生只有認真傾聽了,他們才會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中點燃智慧的火花。也只有課上認真傾聽了,學生才能更高速、高效地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因此,課上學困生任何時候都能夠復述出其余孩子的回答或老師的提問;中等偏上的學生能夠加上自己的理解進行復述和必要解釋的都可以免做一題的作業。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二、注重表達
認真傾聽是基礎,數學交流則提供了把內部思維轉化為外部語言的途徑,既保持數學思維的簡潔、快速,又克服數學思維中存在的過程和結果的模糊性。課堂教學是當前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塊陣地,讓學生做的一切,一定讓學生自己來做,因為學生有時講的比老師更直接,更易接受。因此,我們規定課上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的學生都可以免做一題。
三、課堂作業
我們的課堂作業主要分為以下幾塊:鞏固題,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提高作業正確率,我們制定了一項“優惠政策”。對于學困生如果能正確做對鞏固題和必做題,那么他們這天晚上的家庭作業就可以免做一題;對于中等生,在此基礎上只要能做對選做題就可以免做一題,對于優秀生則只要做對思考題,也可以免做一題。
反思
剛開始一節課下來,我總會宣布今天上課積極舉手、認真傾聽、作業優秀的學生,可后來我漸漸地發現這種老師宣布太主觀。后來我就讓學生推薦或學生自主推薦(三天內不重復,盡可能地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天雖然短短幾分鐘,可每天這個時刻是我們班孩子最興奮的時候?,F在想想孩子得到的并不僅僅是少做一題,這一題背后更承載著老師和全班孩子對自己的認可和羨慕。
當然這種做法還有些局限性,如果取消這條規定,孩子們是否仍然能一如既往地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地完成好每一次作業,但我相信,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發言的習慣定會逐步養成,并漸漸地滲透為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