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數學評價豐富起來,真正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在加強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后,我想到了作文教學中的批語,富有激情的語言足以能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激發孩子向上、向上、再向上的欲望,于是我想到借鑒作文評語,人文情懷評價,改變數學教學的評價結構,著力對作業評價方式進行初步嘗試。
一、批語點撥。誘導思考
教師的批語,不僅要反映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當學生在作業中出現審題、計算、觀察、分析、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時,教師可在錯誤處作出記號,運用批語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訂正。例如:3千克50克=3.05克,批語:請你仔細觀察前后單位,再與3千克50克=?千克進行比較,你能發現什么嗎?又如:707平方厘米=7.07平方米,批語:想一想,1平方米=?平方厘米或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批語去尋找正確的答案,訂正錯誤,同時也由此刺激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批語適當給予啟發,不僅能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能開發學生的潛能,激活創新意識。如在做應用題及求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許多題目有多種解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解法運用批語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克服思維定勢,開拓思路,使學生靈活解答數學問題很有必要。比如:“你很聰明,方法正確,你還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嗎?”“解的巧,方法妙”“你的方法真好,連老師也沒有考慮到”等批語來肯定有獨特見解的學生,鼓勵他們敢于標新立異,探索思考。
二、批語指導,培養習慣
學生作業中出現錯誤,除了對知識沒有真正理解掌握外,大多數學生是由態度的不認真,習慣差,缺乏責任心等因素造成。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相當重要,它使人終身受益。作為教師,我覺得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在于指導學生去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正處在人生中最頑皮,最活潑的階段,粗心大意,出現失誤也是這一階段的一大特點,潦草或這樣那樣的錯誤都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教師在作業批語中經常一個“大叉”,寫上“差”,“你太不認真了”,“你太不用心了”等否定詞語,就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學生更加不認真做作業的后果。為此,教師在作業批改中要注意方法,對癥下藥。如在數學作業中,學生常因為馬虎抄錯一個數(如3.14抄成31.4或落下小數點),抄錯一個符號(“+”抄成“-”),正負數運算中遺漏“負號”等,導致整個題目做錯。我就寫一些帶有童趣的批語,像“你怎把3.14抄成31.4,那3.14不是要對你有意見嗎?”“你怎么把十抄成一,越加越少那不是成笑話了嗎?”“如果一個人的身高1.6米,你落了小數點就成了16米,那可要5層樓那么高,怎么辦呢?”等用來保護學生自尊心,讓他們改掉粗心馬虎的壞習慣。逐漸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實踐證明,數學作業批改中使用評語,可以彌補“√”,“×”判斷方法的不足,還能從學生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作業。有利于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培養創新思維,有利于幫助學生尋求疑問,改正錯誤,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