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王國。王國內有一座高山,山上住著一位白發蒼蒼的智者。
每個月,國王會派出馬車接智者到皇宮作客。只要智者來到皇宮,國王就會虛心的請教,特別是跟數字有關的神秘問題。
“你知道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有一次,智者對國王說。
“兩種人?”國王用心地想著。該怎么分呢?假如以職業來分,至少有十幾種;以膚色來分,至少有五六種。是分成男人和女人嗎?或大人和小孩?這樣的答案太明顯,聰明的智者不會出這么簡單的“難題”。
整整一個月,國王只要走在路上,都會思索這個問題。
過了一個月,智者又來了,國王遺憾地說:“我想了一整個月,還是想不出答案。人可以輕易的分成兩種,但是怎么分才對呢?”
“呵呵,你想太多了,世界上的人只分成‘離你遠去的人’和‘在你身邊的人’。就像現在,我就是那個‘在你身邊的人’,等今天過后,我又是那個‘離你遠去的人’。”
對于智者的答案,國王總是又敬又佩!
不過,智者突然告訴國王:“我要離開您一段時間,請別問我要去哪里,時間到了,我就會回來。”
想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再能當面請教,國王忍不住問:“那么,可不可以請您告訴我,為什么您可以這么富有智慧呢?”
“三千六百!”智者丟下一個數字走了……
“什么是三千六百?”國王陷入苦思。為尋找答案,他看了三千六百本書籍;他請國內三千六百個知名學者,為他解說宇宙的奧秘;他出巡三千六百次,看了許許多多人的生活;甚至,他收集了國內三千六百種不同的動植物,想了解其中的關聯。
國王幾乎是不眠不休地鉆研各種學問,因為他非常想了解“三千六百”究竟代表什么。
不知不覺中,國王已經累積了很多的知識,人民把他當成智慧的象征。
農作物收成不好,農民進宮請教國王,國王教他們改造土壤,引水灌溉;獵人生活困難,國王教他們圈養牲畜,帶來穩定的收入;商人與顧客為了小小的誤會爭執,國王教他們通用的度量計算工具,減少買賣的糾紛。
連母親教導孩子也會說:“你看,連我們國王都這樣的勤奮,你怎么可以偷懶?”因為很努力地找尋答案,國王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一個既慈悲又有智慧的人了,雖然他自己并不知道這樣的改變。
隔了不知道多少年,智者又出現了。已經有了蒼蒼白發的國王和白發蒼蒼的智者看起來有些相像呢!
盡管自己已經被國內的人看成“智者”,但國王一看到智者,還是苦惱地說:“敬愛的智者呀,我實在想不出來什么東西是‘三千六百’!為什么這是個讓人生出智慧的數字呢?”
智者看著國王,緩緩地說:“國王啊,其實這些年來,你一直在體驗著這個數字的魔力啊!一分鐘有六十秒,一小時有六十分鐘,所以一個小時就有‘三千六百秒’!只有分分秒秒兢兢業業的人,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智慧。國王,你已經找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