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指的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要求減少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為行為準則,那么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 對于普通人來說,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人人都過低碳生活,那么積少成多,就可以對環保做出巨大的貢獻。請看:
每節約1度電,就相當于省下了0.4千克標準煤和4升凈水,減少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和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每個家庭每月省下10度電,全國每年可節約用電450億度。等于三峽水電站半年滿負荷的發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4500萬噸。
電視機、洗衣機、微波爐、空調等家用電器在待機狀態下仍然在耗電,加在一起等于讓一只30-50瓦的燈泡一直亮著。倘若全國有3.9億戶家庭在用完電后拔下電器插頭,每年可節電約20.3億度,減排二氧化碳197萬噸。
將每臺空調的溫度設定在26℃,每月可節電22度,等于減排二氧化碳21千克。盡可能用定時器,起床前大約1小時把空調關掉。
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節約2.5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每月用手洗衣代替一次機洗,每臺洗衣機可節約1.4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6千克。
節約1斤糧食可節能約
0.1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國有11.65億人平均每人每年減少這些糧食浪費,共節能約21.6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54.8萬噸。
用溫水煮飯,可省電30%。電飯鍋的內鍋、電熱盤要及時清洗,電飯鍋用完后立即拔下插頭,既能省電,又能延長使用壽命。
使用紙張時堅持雙面打印、復印,既能減少費用,又可以節能減排。倘若全國有10%的打印部門能這樣做,每年便可減少耗紙約5.1萬噸(相當于節約A4紙100億張),能節能6.4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4萬噸。生產1噸再生紙比用原木為原料生產的紙少耗能40%,使用1張再生紙能節能約1.8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7克。如果將全國2%的紙張使用換成再生紙,那么每年就可節能約45.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116.4萬噸。
每月少開一天汽車,每輛車每年可節油44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爭做公交族或自行車族,多乘公車、地鐵、電車,既可以節約汽油,又能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大氣污染,還可以緩解交通堵塞,何樂而不為?
生產1只塑料袋耗能0.04克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0.1克。如果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的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節能約1.2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萬噸。
舉手之勞做環保,小習慣改變大地球。“減排生活倡議”由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單位向公眾發出,不妨一試。
1 每年種一棵紀念樹;
2 少用紙巾,多用手絹;
3 辦公室節約用紙,盡量做到雙面使用;
4 不飼養益蟲益鳥,不傷害益蟲益鳥;
5 不吃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
6 買東西盡量減少包裝,買日用品多購買經濟裝;
7 提倡舊物利用制作禮品,盡量不買珍惜物種制成的禮物;
8 多購買亞麻和有機棉制品,少購買或者不購買動物皮毛制品;
9 不亂丟廢棄物;廢舊電池不隨便亂扔,避免二次污染;
10 垃圾是寶貝只是放錯了地方,積極參加以物易物活動;
11 減少使用洗滌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12 關閉電源,待機狀態也會產生電能消耗;
13 節約用水,提倡循環用水,減少沖洗馬桶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