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燈在夜間開啟和關閉時,燈光的突亮和突滅,往往給人造成一種不舒適的感覺。這里介紹一種裝調容易、造價低廉的臥室漸亮漸暗燈開關,它能有效消除燈光突變給人帶來的不舒適感。
一、工作原理
臥室漸亮漸暗燈開關的電路如圖1所示。晶體三極管VTl、VT2和阻容元件組成了電燈漸亮漸暗控制電路。因為VTI、VT2必須工作在直流狀態下,所以另用4只晶體二極管VDI-VD4組成橋式整流器,將220V的交流電變換成全波直流脈動電源。
SA為控制電燈亮滅的手動開關,H是為便于說明原理而繪出的被控電燈泡。
開燈時,閉合開關SA,在這一瞬間,由于電容器c兩端電壓為零且不能突變,所以通過電阻器R2為晶體三極管VTl提供的基極偏流也為零,因此VTl和VT2尚處于截止狀態,電燈H不能立即就亮。此時,220V交流電經晶體二極管VDl~VD4橋式整流后,通過電阻器Rl向電容器c充電。
隨著時間的推移,C兩端電壓逐漸升高,通過R2提供給VTI基極的偏流也逐漸增大,VTI和VT2由截止開始導通,其集電極電流逐漸增大,直至飽和。由于被控電燈H是作為負載串接在VT2集電極回路中的,所以燈光是由暗漸亮直至正常發光的。
電燈正常發光后,VT2處于深度飽和狀態,它的管壓降很小(實測<1.5V),另外4只整流二極管VDl-VD4的壓降也都很小,所以這些器件的電耗都很低,電燈亮度與直接加上220V交流電壓時的亮度幾乎一樣。
關燈時,斷開開關SA,在這一瞬間,雖然向晶體三極管VTI基極供電的主回路被切斷,但由于電容器c兩端的充電電壓不能突變,VTl仍可獲得基極偏流,使VT2仍然維持飽和,所以電燈H不能立即就滅。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器C兩端的電壓經電阻器R2、VTl和VT2的發射結放電逐漸降低,經R2為VTl提供的基極偏流也逐漸減小,使VT2退出飽和,其集電極電流逐漸減小直至截止,這時電燈即由亮漸暗直至完全熄滅。
電燈熄滅后,雖然VTI、VT2仍然接有電源電壓。但由于采用了硅管,其漏電電流可小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電路中,電燈漸亮漸暗的時間長短,主要由電阻器R1、R2和電容器c的數值大小決定,當取RI=R2時,可按公式t=0,35×R1×C來估算,采用圖1數值則t約為11s。實際應用中,若嫌這一時間不合適,可根據需要調整Rl、R2和c的數值大小;調整R1阻值可改變開燈漸亮時間的長短,調整R2阻值可改變關燈漸暗時間的長短,調整c容量可同時改變電燈漸亮漸暗的時間長短。
但應注意:由于R1和R2受晶體三極管最小飽和基極電流的限制,所以它們阻值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元器件選擇
VTl選用3DA87E(集電極一發射極擊穿電壓BUceo≥300V,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ICM=0.1A,集電極最大允許功耗PCM=IW)或2SC2611(BUeeo≥300V,ICM=0.1A。PCM=1.25W)型中功率硅NPN三極管,要求電流放大系數B>50;VT2選用BU406(BUceo≥400V,ICM=7A,PCM=60W)或MJEl3005(BUceo≥400V,ICM=4A,PCM=60W)、BUTI IA(BUceo≥1000V。ICM=5A,PCM=100W)型等大功率硅NPN三極管,要求8>120。
VTI、VT2均要求硬擊穿電壓不小于300V,對于軟擊穿的管子,即使達到耐壓要求,但由于漏電流較大,會增加電燈處于熄滅狀態時的損耗,所以不宜采用。VDl~VIM均采用1N4004(最大整流電流1A、最高反向工作電壓400V)型硅整流二極管。
Rl、R2采用RTX-l/4W型碳膜電阻器,R3最好用RJ-1W型金屬膜電阻器。C用CDl lM-160V型電解電容器。SA用普通照明電燈開關。
三、制作與使用
圖2所示為該漸亮漸暗燈開關的印制電路板接線圖。印制電路板最好采用環氧基質銅箔板制作,實際尺寸約為45mm×30mmo
該開關適合控制臥室床頭燈、壁燈或書寫臺燈。將焊好的電路板裝人被控燈具的底座腔內,并按圖1所示用導線接通電燈H(注意只能是100W以內的白熾燈泡)和燈座原有開關SA即成。
這里要特別警告的是,本制作涉及220V交流電,為了確保人身安全,制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電工實際操作能力,才能進行電路安裝和通電試驗,否則必須要有電工或老師現場指導,才能進行這項工作!
只要元器件質量保證,電路板焊接和接入電燈電路無誤,通電即可正常工作。如嫌漸亮、漸暗時間太短(或太長),可適當增加(或減小)電容器C的容量加以調整。R3為降壓電阻器,它可減小品體三極管vTl的功耗。調整R3的阻值,使電燈正常發光時VTl的管壓降約為10~20V為佳。
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電燈漸亮漸暗的過程中,晶體三極管VT2消耗功率較大,雖然這一時間較短,但為了確保VT2不會因為過熱而損壞,還是應該為其加裝上一定尺寸的鋁(或銅)散熱片,以幫助盡快散發掉熱量。
可調無疲勞座椅
李麗佳
我在念小學時,回家寫作業。一寫就是幾個小時,感到很累很累,曾想過如果有一把好椅子該多好!
后來,我在雜志上看到一種椅子,人體重量分別由臀部及膝蓋分擔,椅子的底部是固定連接著的,坐起來一定很省力,不會產生久坐疲乏的感覺。
于是。我便聯想到,這種椅子一定對學生有用。但中國的家庭地方窄,經濟收入有限,最好把它改進一下適合中國的家庭,能一物多用,既能像普通椅子一樣坐,又能變成跪式坐。
起初,我用泡沫塑料做個小樣,但結構不好設計,后來在老師的協助下,終于弄出個小樣來,學校科技輔導員熱情鼓勵我,前后又經過十幾次改動。才達到現在這個樣子。
它既可靠背而坐,也可跪坐,還可腿伸直坐著,靠背上還設有幾個按摩點,起到防病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解決了學習和工作時,身體需要前傾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方便靈活,不易損壞等特點。
這種座椅雖然有它的優點,但也有一些地方不理想。我又進一步研究改進,即由普通靠背椅變成跪坐椅時,要經過兩個動作,再改進后,想讓它一個動作完成。既能改變座面角度,又立即可以跪坐,而且能夠折疊,這個新樣品正在設計中。
無疲勞座椅是一種合理安排人體受力部位從而能減輕疲勞的折疊椅。其新穎之處是把國外同樣功能的座椅改為折疊式,可以一椅多用,又可節省空間。
使用這種座椅,可以正常端坐,也可以跪坐。跪坐時身體重量由臀部及膝蓋分擔。這樣,寫字、打字、操作計算機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