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披露的現象,盡管充滿著爭議和疑惑,但都有經過考證的年代、人名和地名,它定能使你跺足嘆喟:世界竟是如此深邃……
奇特的心臟和血液
誰都知道,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每時每刻都在有節奏地跳動著,一旦當它失去了跳動的規律,那就意味著可怕的疾病已經降臨。然而,在美國有位46歲的黑人耶林,居然能隨心所欲控制心臟的跳動。
耶林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精神治療部主任,也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平時,如果他躺在臥室里欣賞音樂,心臟就能跟著音樂的節奏跳動,有時還能同時發出兩種心跳來配合音樂和伴奏。對醫學界來說,這簡直不可思議。
為此,心理學家大衛·萊肯對他進行了一次長達40分鐘的專門測試,最后在實驗室中證實,耶林的確能隨意調節心跳快慢,其范圍可以與每分鐘60~140下的節拍器保持同步。迄今為止,無論是心臟病學家還是心理學家,仍無法獲悉這種自由調節心跳原理的秘密。
在意大利,每年5月和10月,那不勒斯大教堂周圍總有幾千人聚集在一起,等待著親眼目睹奇妙的現象——冒泡的血液。教堂之內,有兩個裝著紅棕色凝結物的小瓶子。據說,那是一位被羅馬皇帝斬首的哲人——圣·杰組爾瑞斯流出的血。人們對這兩個瓶子進行祈禱,瓶子內的紅棕色血塊會恢復生氣,轉變成冒著泡泡的鮮血。
幾百年來,神學家和歷史學家圍繞著瓶中物質是不是真的血塊而爭論不休,直到1902年,一組科學家決心調查并揭開“圣血”的內幕。他們把瓶子放在那不勒斯大學的實驗室內,用白色的單純光線穿透瓶中物質,結果發現,其折射情況與通過人體血液的同一光源完全相同。然而,使科學家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正常血液經過800年的時間早就該腐敗了,決不會依然保持如此新鮮,也許,里面有一些至今未被人知曉的奇異物質。
1950年,那不勒斯大學的蘭伯丁教授試圖向教堂執事索討一部分瓶中物,以便進行徹底的化學分析,但對方不愿讓“圣血”離開瓶子,因為他們怕開瓶之后“圣血”會立即分解,結果,“圣血”的身份依然不明。
最近,有一位名叫郭東的學者發現,放置在教堂的“圣血”,不論周圍溫度高低,都能不斷地冒泡,體積也持續地發生劇烈變化。對“圣血”的猜測和推理還有很多很多,可無論怎樣說,冒泡血液的奇景已大大超出了常理的范疇,成為又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
吃空氣人和青草人
在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有一位依靠吃空氣為生的奇人,他一星期只睡幾小時,除了呼吸之外幾乎不吃任何食物,結果體重竟也不斷上升。這位奇人就是最近風靡于世的“美國吃空氣協會”創辦人威廉·布魯克斯。
他在自己撰寫的《吃空氣就能永生》一書中指出,人可以依靠吸收空氣和宇宙光線,將其轉化為體內的養分,如果吃普通的食物,反而會使我們體內留下毒素,容易導致早日死亡。
為了傳播這一信條,布魯克斯特別舉行了研討會,教導學生如何從食肉主義者轉為素食主義者,再轉為水果主義者、液態食物主義者,最后成為空氣食物主義者。
難道布魯克斯從不吃一點別的食物嗎?他承認,有時也喝一點橙汁,但他強調那是因為在市區附近吸入了受到污染的空氣,為了加以凈化才喝些果汁的。
與吃空氣人同樣不可思議的是另一位青草人。在美國堪薩斯州有時能看見一個長滿青草的年青人。駕駛著一輛被青草覆蓋著的汽車,他名叫哈定,現年24歲,一生與青草相伴為伍。哈定認為,青草汽車應該屬于了不起的藝術品,代表“鋼與草的結合,象征著生存,隱喻人必須平衡自然和工業”。
為了培養這些可愛的青草,哈定在車子以及衣服上涂一層石化膠,再把種子撒在上面,車子和衣服總是放在專門的帳篷內。最使哈定感興趣的是穿上青草衣后的效果,這時候,整個身軀仿佛全被包在有生命的活物之中。使人產生安心之感。
哈定堅信,穿青草衣將給人類帶來許多妙不可言的好處,他甚至預言,終會有一天青草衣的實用功能將被人徹底了解,到那時,人們工作了一天之后,回到家中穿上青草衣,戴上青草帽,盡情享受著青草給人帶來的溫馨。
超能紙
超能紙也許是現代社會中最怪異的發明之一,因為用它印刷出的雜志報紙,會產生一種神秘的誘惑,引導著讀者去做本不想做的事情。
從表面上看,超能紙與普通紙一樣平滑潔白,但它的紋路中卻隱含著特殊信息,能對人的潛在意識發生誘導作用。
為了不同的用途,超能紙能分好幾類,如果當你不得不邀請十分討厭的人來赴宴時,可以用“第二類”超能紙印刷的請帖,上面隱含“滾蛋”、“別來”之類的潛伏信息,誘導閱讀者打消赴宴的念頭。如果你很希望某位佳賓光臨,就改用“第一類”超能紙,里面隱藏著各種肯定的暗示,容易使人產生前往一顧的決定。
超能紙是如何傳遞潛伏信息的呢?發明人貝斯特說:“用一種特殊涂料和黑墨水摻在一起,加到紙張上,然后把字句以較淺的色調印在黑墨上,再將想傳遞的信息書寫到紙張上,肉眼就看不出來了。”
貝斯特本身就是佛羅里達州的雜志作家,他的親身經歷證明,自從他開始使用超能紙投稿后,退稿的事已極為少見,可見這種紙的效果非凡。現在,貝斯特已生產出11種類型的超能紙,內容包括促銷、討債、求愛以及訪友等。
鬼聲襲擊
在聯邦德國的紐卓布林,有一天,牙科醫生巴爾茲正通過電話和病人安排診療時間,突然聽見有人說:“你不用多跑一次了,反正一點效果也沒有。”打這以后的幾個月,巴爾茲常常聽見同一個聲音和他說一些俏皮話或粗話,使他感到不勝其煩,甚至有點害怕。
他以為是某些無線電迷搞的鬼,請來了電話公司徹底檢查線路,結果一切正常,巴爾茲一怒之下,更換了全部電話線路。然而一切都歸于徒勞,怪聲在電話中依然出現,而且更變本加厲,竟然把目標指向診所的接待小姐羅迪婭,“親愛的羅迪婭,我愛你,愛你……”,到后來,怪聲甚至在臉盆、痰盂、廁所中反復出現,攪得診所人心惶惶。無可奈何的巴爾茲決定把這些怪聲錄下來,送交慕尼黑電臺向公眾播放,以期能找到某種解決方法。
不久之后,怪聲音又出現了,并抱怨說:“雖然你拿走了我的電話機。但我還是聽得見你的聲音,我時刻在注意著你。”這項廣播立即成了各家報刊的熱門新聞,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引來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一位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怪聲顯然是一種超自然的現象;另一位哲學教授則提出,怪聲顯示出人的潛意識中的思想。眾說紛紜,但怪聲之謎依然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
類似鬼聲的遭遇,在西班牙也曾發現過。遭遇者雖然不像巴爾茲那樣狼狽不堪,但事件本身卻更為離奇。那是在1972年7月22日的深夜,西班牙羅洛諾市有一位神學院學生包斯克遇到一件怪事,當時已經深夜兩點,包斯克還坐在床上看書,身邊的收音機因為廣播節目剛結束,還沒有關掉。就在這萬籟俱寂的時刻,突然。窗戶砰地一下被打開,一個亮亮的銀色物體落進屋內,就像一個小皮球,但更奇怪的是,已經沒有節目的收音機突然發出了細微的話語聲,一種無法聽懂的話語。包斯克急中生智,一邊注視著小銀球,一邊摸索到床邊,偷偷打開錄音機,當聲音停止后,圓球狀的物體已離去了。
有關這卷錄音帶的新聞,很快傳到了喬治亞州的核物理學家史密斯的耳里,并產生了極大的研究興趣。他把那卷錄音帶借來用示波器加以分析,結果發現,帶上的聲音波形頻率變化很大。從中頻的每秒420周一下子跳到加周的高音。這一切使史密斯大感驚訝,因為那種變化強烈的波形得使用極昂貴復雜的機器才能產生,而像包斯克這樣一個住在鄉下的神學院學生,決不可能偽造出這種機器。
另一位音響工程專家謝特則認為,用示波器來分析如此變化復雜的音波,就好比用一個放大鏡來觀察DNA的構造一樣可笑。要想得到精密的分析,唯有借助高級電腦才行,也許這要等到將來才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