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到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好萊塢大片《2012》。我寫了篇長篇大論的“觀后感”。然而2012年后,如果我這篇文字還健在,那翻看它的會不會依然是人類?
影片不長,看完之后,當亢長的字幕浮出來的時候,我內心也浮現出兩個嚴肅又整齊的詞語:人性和危機。
影片中,2009年有個印度籍地質學家觀測到地熱異常,推算出2012將會是世界末日,通過一個知名的博士告訴了各國元首,各國為了保證人類種群的延續,造了五艘能夠抵擋災難的方舟,為了避免公眾的恐慌,各國嚴密封鎖了消息,有人想泄露就會立刻被暗殺,最后災難降臨,那位挽救了人類的地質學家卻未能得到一張救命的船票,一家三口全部死于海嘯……
影片的結尾終于突顯出一絲人性。有一艘方舟經過全體元首同意向公眾放行,挽救了無數生命,災難過后。太陽從海平面慢慢爬升,“冰冷”的日光,溫暖地鋪灑在人們的臉上,將臉上的絨毛染成了淡金色,他們無言的歡笑,等待著下一次滅亡。
我像木偶一樣介紹了這些劇情,而其中人性的掙扎,我卻不能詮釋出哪怕一丁點。我能想象那可憐的地質學家在面對咆哮的海水時,心里的絕望。
我無法理解,如果人性都不存在了,人類這個物種還有什么延續的必要!
經常在逛街的時候看到跪在地上乞討的孩子,天寒地凍的天,他們依然圍著破舊的秋衣沿街乞討,不時搓搓早已通紅的手。來往的行人有的干脆視而不見,有的會遞上一個比氣溫還寒冷的目光,很少有人會去放上幾塊錢,那些躺在溫暖的口袋里的揉成團的零錢,此時被主人緊緊抓在手心里,生怕不小心掉出一張兩張被那些孩子撿到。
并不是人性的缺失,只是被社會所浸染,變得有些麻木而已。人們的懶惰、人們的自尊,都將整個社會慢慢推向了一個龐大的旋渦,將人的關愛和善意全部攪碎,于是就陷入了這樣—個循環。
有人想著不勞而獲,于是去請求別人的施舍,他們信奉積少成多,將自己的尊嚴置于腳下,讓人們隨意踐踏。再編上一個煽情的故事,就能無需工作便得到一筆足夠揮霍的資金。這些人很聰明,每一個都是優秀的演員。
當人們漸漸發現自己的愛心受到了欺騙,變成了他人揮霍的資本時,人們開始對他們視而不見,人們并不吝嗇自己的愛心,只是不愿意被欺騙。
這就連累那些真正的乞丐,這個人群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為了生計不得放下尊嚴去乞求他人的施舍,卻被人輕蔑地指責為騙子。他們無能為力,沉重的無助感最終將他們逼上了絕望的深淵。
呵,沒錯。這就是社會。
影片的第二個大主題就是環境。現在的社會,一座座鋼鐵森林拔地而起,最高的建筑不斷涌現,它們以俯視的角度向世界宣布它的繁榮,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環境問題:臭氧層空洞、植被破壞、物種滅絕……人類陷入一個窘境,卻沒有人真正醒悟。
他們總是開一種叫什么環境保護的會議,然后匯聚各方權威人物討論得出一個環境保護主題,而行動卻被當做“阻礙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被棄置路旁。
我不禁聯想到一個可笑的畫面:
西裝革服的胖老板在森林里指揮伐木隊加緊砍伐,小河里飄著一堆堆各種顏色的垃圾并散發出難聞的惡臭,胖老板捂著鼻子厭惡的咒罵著上游排放垃圾的破舊工場,說他們多么缺德,將本來美麗的小河污染成這樣……
雖然電影是虛構的,但人們卻不得不思考一些他們不愿意去想的問題了。
我多么希望,最后一個看到我這篇文字的生物依然是人類。
我多么希望,以后這篇文章如果存在,后人談論的是我們當下這個時代的青年有著敏銳的危機意識,而不是被另一種文明當作實驗品。
我多么希望,盡可能多的人看到這篇由鉛字繪成的啟示錄會幡然醒悟。
我多么希望,明天依舊是我們的明天。
因為我愛這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