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放與精細中養生
邵 波
我已近60歲,可以總結一下人生了。我覺得人們的生活可以分為精細型和粗放型兩類,前者過日子精打細算、有板有眼,而后者則過得大大方方,樸樸實實。
最初,我認為日子過得粗放些,也許更有活力,更有樂趣。這種粗放并不是在生活中浪費或者大手大腳,而是著重在精神上的粗放,其最大的要領就是要在精神上學會刪除、忽略(包括對自己身體健康不利的東西)。我認為,思想上粗放了,心中才會淡泊;精神上粗放了,心胸才會開闊,在節儉的前提下,生活粗放了,日子才會過得有滋有味。因此,我喜歡這種粗放型生活。不過隨著歲數的增長,我對精細生活卻也有了新的體味。
母親生前,總把生活打算得非常精細,吃藥時間按秒計算,吃飯數量以克計量,散步鍛煉以米衡量……我對她這種做法很不理解,覺得這樣活得太累,太煩瑣,太沒有意義。但母親去世后,我經常回憶她在生活方面的精細之處,慢慢覺得也挺有道理。比如,母親會定時去醫院體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中有數,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保健。母親對自己的飲食也很上心,每天必須吃什么、吃多少,喝什么、喝多少,都有妥當的安排。因此,她的糖尿病控制得很好。此外,母親還很注意鍛煉,盡管心臟病不允許大運動量活動,但她每天必須到海邊散步,晚上堅持燙腳。
我工作上應酬多,經常泡在酒場,母親常常為此暗自嘆氣,說我以后累就累在酒上了。母親去世后,我才開始“回味”她的嘆息,覺得她說的做的都有道理。盡管已快退休,但現在注意還來得及。于是,我也像母親那樣,開始了精細化的生活。每天離家,要帶2個香蕉、3根黃瓜、一包酸奶;到辦公室后先用蜂蜜泡一杯人參茶;每天堅持走一萬步,平常到山上,海邊走,冬天在家用跑步機走;每天堅持游泳一小時,堅持少喝酒、少吃肉,多吃菜、多吃魚……這樣堅持了一年多,身體明顯好轉,體重下降10公斤。身體結實了,精神好多了,幾乎沒得過感冒。我想,這都是母親的功勞,她教會了我生活上要精細化,在具體的生活中,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大處粗放、小處精細,就是宏觀粗放、微觀精細,就是戰略粗放、戰術精細,就是思想粗放、生活精細,這不失為養生之道。
身心健美功在小球
王洪武
一曲優美的《化蝶》聲起,鹽城市10位老人手執球拍隨之翩翩舞動。柔力球在他們不斷變換的腳步及手部控制下好像有了靈性,時高時低、時緩時急、翻滾游弋,贏得圍觀群眾的嘖嘖稱贊。這支連續3年獲得江蘇省老年柔力球比賽冠軍的球隊,讓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愉悅,成為城市里亮麗的點綴。
太極柔力球是—項具有我國傳統特色的體育運動,具有“柔、圓、退、整”四大特點和“迎一引一拋”三大要素,既能腱身,也很有觀賞性。球拍在空中圓弧輕劃,配合各種舞蹈動作,可單人獨跳,也可多人對接。由于球始終不能落地,這就要求在運球、接球時腰身柔軟,手的力度和方位控制要恰當,以柔卸力、以柔克剛。這對活動人的腰肢、四肢,提高大腦及手臂的平衡能力有很大作用,莫道旁人詫異他們如此輕盈多姿。
球隊教練陳麗梅,今年62歲,一副嬌小的身材,看上去就很靈巧、能干。她退休后不想閑在家里,便學起了柔力球,現在已從學徒變成了“大師傅”,成為這幾十個奶奶爺爺中的佼佼者。“不要以為這小球玩起來毫不費力,它可運動了全身。”陳教練邊說邊做起了動作,“你看,球拍在手里要不停擺動,腳要不停走動,而兩只眼睛卻要緊盯著小球。有些動作,像轉腰翻身等,也是很有難度的。除了規定套路,還需不斷自編套路,在記憶、創編的過程中也活泛了大腦。一場球下來,輕則汗流浹背,重則腰酸腿軟。由于長期堅持鍛煉,我們大伙體質都很好,難得有人感冒。什么肩周炎、頸椎病、腰肌勞損、肥胖癥等都遠離我們而去。”
陳麗梅教練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她快樂地說:“比賽成績并不重要,大伙能在一塊兒玩玩,充實充實老年生活,健康快樂,才是我們的首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