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左右我的心情傾訴者:海燕,女,28歲,外企白領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看看今天有什么秒殺商品,如果有想要的東西,就做好一切準備,等待秒殺時刻的到來。有時也會因為想秒到某一件東西,特意向單位請假。每當成功秒到一件寶貝,連續幾天都會心情特別好,精神亢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但如果秒殺失敗,沮喪、煩躁、郁悶,滿肚子的牢騷,陰霾直到下一次秒殺成功才會消去。
秒殺填滿我的生活傾訴者:徐曉嵐,女,25歲,公司職員
自從成為秒客那刻起,我便踏入了月光族,每月除了吃、住,剩余的錢都花在秒殺上。雖然很多時候都明白,自己秒的東西有可無,甚至完全不需要。現在,家里已經堆滿了秒來的衣服和鞋子,有些甚至沒有拆封,還掛著標牌。朋友都說,我可以開一家自己的網店了。
哥秒殺的不是寶貝。是勝利傾訴者:陸濤,男,26歲,IT人
我喜歡秒殺,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價格,更多的是享受秒殺成功的刺激和滿足。特別是搶購到一些超低價格或者是限量版的商品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心里充滿了自信,做起事情也特別帶勁。
秒客心理層層解
現在,打電報的少了,有事QQ上聊;寫信的少了,改用E-mail;逢年過節寄賀卡的少了,發電子動畫卡片;周末出門的少了,在家玩游戲、看電影;人們還可以在網上了解商品信息,貨比三家、實惠購物……網絡以其快速、簡便和經濟越來越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一族的歡迎。前一個時期,他們還在網絡上“開發牧場”或者是“種菜偷菜”如今又迷上了“秒殺”網購。有些“秒客”也明白自己的瘋狂,可卻像中魔似的欲罷不能。那么,有哪些心理因素在左右呢?
第一種是貪便宜心理。其實每個人都愛買便宜貨,能花少量的錢,得到同樣的貨物,誰不愿意?而秒殺有可能會滿足這種要求,于是上網“殺”。這是一種正常心態。
第二種是將秒殺作為一種心理調節,作為郁積在內心的負性情緒的一種釋放方式。尤其是一些白領,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以前,通過旅游、逛街,與友喝咖啡、聚會、煲電話粥等方式進行釋放,現在又多了一種新的途徑。
第三種是炫耀心理。“秒殺”的關鍵是“快”,比速度。一些“秒客”的快樂不僅僅是“殺”到了物品,更重要的是“我殺到了,你們都沒有殺到”,“殺”的過程比“殺”的結果更能使他們感到滿足、驕傲和興奮。
第四種是購物狂。在生活中,有些人將購物作為一種心理宣泄的方式。現在,購物只要在網絡上鼠標輕點,“秒”下就可以了。對于他們來說,在購物過程和所購到的物品這二者中,他們更注重前者。
第五種是追求時尚、刺激的“喜新厭舊”心理——秒殺比偷菜更新鮮。加入“秒客”的隊伍,只為了證明自己沒OUT。
秒殺請持平常心
“秒殺”是發生在年輕人中的一種“游戲”,他們更容易接受、學習、使用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對于“秒客”,心理醫師建議:
1 可以“秒殺”,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能沉湎而不能自拔。如果“秒殺”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那就必須立即“懸崖勒馬”。畢竟工作生活和健康第一,“秒殺”次之,這個位置一定要擺正。
2 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物質需要“秒殺”,千萬不能脫離實際,僅僅為了追求刺激而“廝殺”。做事一定要目標明確,主次分明。
3 “秒殺”作為調節自己心態的一種方式,未嘗不可,但應該適可而止。如果發現已經沉湎于其中,那就應該趕快退出,尋找另一種調節方法,免得有悖初衷。
4 如果自己想退出“秒殺”而又不能自拔的話,建議求助心理醫師,幫助你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