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平臺,培養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在倡導每個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發展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學生自身發展的落腳點和最終體現。而校外教育以其自身所具有的開放性、自主性、廣泛性等特點,決定了它應該為促進每個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平臺。在內容上,校外教育主要從事的是文藝、體育類的培訓,側重對學生的情感、技能、修養及身體協調性方面的影響,這些是潛移默化的,但同時又是學生自由、全面發展不可疏忽的;在形式上,校外教育的多數科目都是由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來完成,這種親身實踐的教育對于培養獨立、自信的個性,獲得真切的感知都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校外教育在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掌握藝術技能的同時,自身素質得到自由、全面的發展。
二、寓教于樂,提高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素質教育的質量不僅是具體學業與學科的質量,還應是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等方面素質及堅忍不拔的意志,開拓進取、自強自立精神以及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質等。校外教育通過各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教于樂的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校外教育培訓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首歌詞、每一幅書畫作品,每一個戲劇情節,都從某一個側面、某一角度反映一個主題,描寫一個意境、抒發一種情感。培訓過程中,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加以深化,使之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心靈上產生共鳴、接受教育。另外,校外教育能讓少年兒童在集體中成長,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易于滋長“自我中心”、“自私”等不良思想。在校外活動中、在集體的學習和生活中,能使他們從嬌弱依賴狀態向堅強自理心態轉化。如在“冬令營”活動中,同學們在外活動期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像一個大家庭,集體主義思想、集體榮譽感、團隊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良好的體現。事實證明:校外教育活動像春雨潤物般地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修養,它對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促進作用。
三、因材施教,實施創新教育。促進學生積、主動發展
“孩子天生具有創造力。”的確,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奇、善于幻想、富有創造力。但關鍵的是該如何呵護、培植、開發,使這些創造潛力變成強有力的創造精神和能力。在校外教育活動中,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引導,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培養。例如,小記者班的同學在組織的“篝火詩文會”聯歡活動中。同學們和老師在一起盡情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著大自然的美麗。大家圍成—個圈,一堆篝火在中間,吃著、說著、唱著、跳著……每個人扮演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興趣盎然,特別開心!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展示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求異創新能力。可見,校外教育是創新教育的重要源泉,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總之,青少年校外教育比校內教育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方法更靈活,實踐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強等特點,在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助動力,責無旁貸地推動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校外教育機構已成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并越來越得得到社會的重視,受到青少年的青睞。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