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農村學生在運用政治學術語言上存在的問題及其中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方案,以期達到提高農村學生政治學術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學生 政治學科學術語言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現今學生能否使用規范語言答題,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農村中學,政治學術語言的表達能力既是教師長期忽略,也是學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分析原因
1.政治學科的性質和農村中學的現實條件影響
政治課是一門既具有邏輯性又具有語驗要求的課,對學生而言,其學術語言表達水平越高,其思維的邏輯性就越強。而政治學科強理論性、強抽象性的特點,使很多學生望文生疑。難理解,失信心,也就不會主動去學習政治術語。另外,政治課還是一門時事性非常強的課,提供的資料大多是當前發生的重大經濟現象和社會生活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對當前的重大時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運用其中的學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由于農村中學實際條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點過時的報紙外,學生再無其他更好的途徑去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很難準確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術語。
2.政治學科學術語言所用的專業術語與日常生活語言或先入為主的其他學科語言有很大的區別
如果缺少廣泛而真實豐富的語言體驗的話。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理解這些專業術語所包含的意義時面臨困難。如,哲學中與經濟學中及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哲學與’物理學的“質量~運動”;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發展~聯系”,哲學與邏輯學的“矛盾”等。
這些不同語域中的學術語言,很容易混淆,學生容易處理不當,使概念產生歧義,以致學生在實際答題中隱患無窮。
3.旅村學生相對較差的基礎使教師降低了原有的要求
一般來說,留在農村中學的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基礎較差,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農村教師在課堂上可能更多地會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語言,關心的是學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學術語言的運用。
二、解決方案
學生進入高中后,政治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掌握和熟練使用政治學術語言能力呢?
1.教師自己首先要努力實現課堂語言專業化
政治教師在政治術語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教師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學科學術語言,要講求課堂語言藝術,做到“言傳身教”,在課堂教學中,切不可重理論、輕語言。在材料或課文分析與引述之后,還要讓學生確認、描述出該章節重要的政治術語。
2.激發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思維的積極性。如果教學總是一味的灌輸,只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喪失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的興趣,自己在回答問題上。組織學術語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上大膽地與教師、同學進行有建設性的交流與探討。
3.創設環境,引導學生學習政治學術語言
教師應該創造環境或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生活,積極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些新鮮活潑的語言。這樣一來,常常訓練。自然有利于學生提高答題精確度。
4.加強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要強化語言運用訓練,有選擇性地讓學生進行演練,要加大分析力度。評講過程要注意點化語言運用技巧,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聯系,善于否定。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加強訓練,相信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對政治學術語言的運用自然熟能生巧,答題的信心自然也會增強。
總之,作為一名農村高中政治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學術語言的表達能力,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課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