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曾想象過天堂的模樣。但是南極的大自然以它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做了一次虛擬實境。我幾乎就要相信,如果有天堂,它應該和這樣的場景與感覺最接近……”一位南極旅游歸來的作家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南極之旅令無數人向往,據介紹,太美俱樂部2010年11月推出的“90°S世界盡頭的奇遇——南極點之旅”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名額就已報滿……
南極,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遙遠的。從19世紀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開創南極大陸的探險之路到1910年斯科特探索南極點的悲壯之旅,從庫克船長揚帆南下到各國紛紛在南極大陸上建立科學考察站,幾百年來,這個神秘。潔白、寧靜的世界對旅行者的吸引力依然沒有降低。人們對南極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頻繁。
王秋楊去過南極——在攀登了5座5000米以上高峰,闖蕩過西藏,羅布泊無人區之后,于2009年踏上了南極極點:
王石去過南極——在55歲之際完成了自己的“7+2探險計劃”,在攀登了7座世界著名的山峰后,分別到達了北極點和南極點:
馮侖、羅紅、潘石屹、陳宏等企業家的足跡都曾踏上這里,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夢想到了南極,有的人為了去看冰川,感受冰雪的冷靜;有的人因為看過《帝企鵝日記》,想去近距離接觸一下這憨態可掬的小生靈?有的人獨愛視覺的沖擊,專門帶著專業相機捕捉精彩珍貴的瞬間,有的人為了一場心靈的旅行,為了一場靈魂的修行,為了一場不同地域的生命體驗……至美、至純、神秘,孤獨的南極大陸,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旅游者前往。
被純凈洗禮
目前前往南極的方式只有兩種——包機直飛。當年羅紅就是從智利的開普敦包機,直接飛往拉扎列夫考察站;海上則可以選擇從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或者阿根廷乘船出發。從澳大利亞或者新西蘭出發到達南極大約需要周的時間,而從阿根廷的烏茲懷亞出發,穿越德雷克海峽,兩天便可以到達,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遠征南極最熱門的基地,這條線路也因為要穿越兩股寒暖流交匯的兇險的德雷克海峽而顯得格外驚心動魄。
顛簸的兩天兩夜海路,一路上都有鯨魚、海豚和海鳥相伴,隨著目的地的接近。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浮冰和冰山,小塊的浮冰隨著水波漸漸漂遠,大塊的浮冰則在破冰船的沖擊下裂成幾塊……一覺醒來,驚喜地發現船已經被浮冰、藍色的冰川和耀眼的雪山團團包圍住了,這里就是南極!舉目望去,滿眼都是晶瑩幽藍的冰山、白雪、透藍的天,粗獷而細膩的玄冰,綠的水、瓦藍的光影、清冽的風、無聲息的藻和大片的企鵝以及成群的海豹……一切的一切,讓人敬畏、感動和震撼。
南極是一個沒有人類文明歷史,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地方。到南極旅行也省去了護照簽證之類的麻煩。這是一片尚未被人類占領的凈土,純凈的空氣,潔白的冰雪、可愛的生物,都還是人類到來之前的模樣。作為地球上唯一不存在土著居民和最少受到人類工業污染的大陸,南極被稱為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
天堂灣被譽為南極半島最美的地方之一,這里有無數造型各異的絢麗冰山,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冰川。坐著橡皮艇穿越片片浮冰,行至冰川腳下,抬頭看去,高聳八云不見其頂,冰川縫隙間的藍色光芒直射眼簾,瞬間竟不知身在何處,一種擁入大自然懷抱的空靈之感,讓人忘卻了一切煩惱與浮躁,不禁震撼于天地間之大美而無言。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秘書長張波曾評價南極:“南極是世界上最純潔的地方,就像一般人對西藏的感受是pure(純凈),南極遠比西藏更pure。當你從南極歸來,你不僅不會再毀壞植物,更不再會有捕殺動物的欲望。你還總想把純潔帶回到俗世的生活中。”
南極絕非是與世隔絕的環境清幽的世外桃源,它是這個星球上最偏遠,最寒冷的大陸,在這片惡劣而神奇的大陸上卻居住著“土著居民”——企鵝。它們是南極的象征,像穿著燕尾服的紳士,彬彬有禮地漫步在冰封的土地上。在這里生活著的物種都是勇敢而神奇的化身,登上南極大陸,便有種神奇的力量讓人對這里脆弱的生態環境充滿敬畏。每個人在上下郵輪的前后,都要把鞋子沖刷干凈。在這里,最好只留下腳印,帶走回憶。
向南極大陸深處挺進
南極大陸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側放的葫蘆,通常到達南極的旅行線路是指南極半島,也就是所謂的“葫蘆尖”,而這對于南極這塊神秘的大陸來說,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據了解,考慮到路途的艱辛和游客的安全問題,深入南極的旅行線路一直是國內很多旅行社的瓶頸,到達南極腹地不僅需要充足的安全保障,還需要和科考站建立聯系以保障充分的補給。太美俱樂部在今年11月推出了“90°S世界盡頭的奇遇——南極點之旅”,這也是國內南極點旅行第一次面向大眾開放。
南極點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它位于“葫蘆”的正中心。假設兩個人從地球上任何兩個不同的地點出發,始終沿著一條經線向正南方向前進,相互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最終相會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南極點。它是地球上沒有方向性的兩個點之一(另一個是北極點)。站在南極點上,再沒有方向感的人也可以找得到“北”,因為東、西、南三個方向完全失去意義,面向何處都是向北。在南極點,你盡可以“沒有時間觀念”,你說現在是幾點都是正確的,因為所有的經線在這里交會,這里可以屬于任何一個時區。如果你有“環游地球”的夢想,那在這里也是最容易實現的地方,只需要圍繞南極點走一圈,幾秒鐘便可走完地球上所有的經線。如果你有“跨越時空”的夢想,你就可以一只腳在東半球,另一只腳在西半球,或者讓身體的一半屬于今天,一半屬于昨天。不過“今天”、“昨天”的分界可不是看日升日落,因為這里太陽一年只升落一次。
這個“神秘”地方的氣候卻異常惡劣,終年被冰雪覆蓋,3800米的海拔,冰層的厚度就達到了2000米。南極點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9攝氏度,在最溫暖的夏天,平均氣溫也只有零下32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所以罕有生物存在的跡象。太美本次的《極之美》之旅,也只準備在這里逗留一天。
去南極,不僅僅是一次旅行
離開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她的神奇,美麗,純潔無瑕已經深深地烙在了每個人心里。她讓我們沉思,修煉,凈化乃至升華。未曾來過的人,也許覺得這里是一片夢想之地,充滿了奇異而魔幻的故事。真正踏足過這里,會感動,會震撼,會難舍難忘。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純粹,冷酷,空靈,更多的是因為你知道你正在失去她……
近幾年,幾乎每一個人都切身地感受到了氣候變暖,這種感觸在今年尤為明顯:暖冬、早夏、臺風、洪水、泥石流、干早、夏目的高溫……全球氣候暖化加劇,使南北兩極的冰層急速融化。速度之快,遠遠超過專家們先前的估計。而一旦冰層全部融化,除了會引起海平面上升導致洪水泛濫,埋藏在古老冰層深處的病毒和微生物也將被釋放出來。而病毒蔓延,海洋變暖導致的天然氣釋放等等,足以摧毀整個人類文明。
王秋揚說去完南極會更愛別人;王濱在歸途中把煙戒了;胡恃琿喝茶再也不倒特別滿,洗衣服的時候會少放一點洗衣粉……來過這里,就更真切地感到了對她的一份擁有和責任。深思環保,不再只是適用于南極的游戲規則,而是在點滴中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少吃肉,騎腳踏車和過節儉的生活”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帕喬里開出的人類拯救地球的妙方。當我們以一己之生命和一個遼闊的世界相聯系的時候,我們渺小的存在就變得深厚而絢爛。以微弱跳動之心,做真誠善美之行,多少年后,南極依然能夠美在那里,也許是每個人的夢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