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月初,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FINE ART ASIA 2010)和蘇富比在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共同拉開了秋季藝術品拍賣及交易的序幕,這兩個藝術盛會幾乎同時舉行。FINE ART ASIA呈現數千件古玩珍品及現當代藝術品,囊括了西藏銅像,瓷器工藝品,古董家具、玉器以及大師畢加索與安迪·沃荷等現代及當代藝術名家作品。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則呈獻超過3200件珍品,包括現代及當代中國及東南亞藝術,傳統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珠寶、腕表及洋酒等多件拍品,總估價逾16億港元。另外呈現多場顯赫私人珍藏,如著名鑒賞家及收藏家戴潤齋之清宮御瓷珍藏,以及其他中國書畫和當代中國藝術私人珍藏。古今藝術珍品異彩紛呈,再次印證了香港藝術市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論及香港藝術市場蓬勃發展的背后原因,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創辦人黑國強評價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免稅,香港是一個完全免稅的自由港。另外在于法制和金融的完善制度。當然還有在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具有語言的優勢。從藝術市場的交易層面說,在如今從西向東回流的潮流下。香港扮演著重要的中介平臺的角色。”因此,如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和香港媲美其活躍性和繁榮。在2010年秋季,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與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將共同見證這一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