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如今的帽子設計界是一個獨立于時裝設計之外的國度,那么Stephen Jones當之無愧為這個國度的國王。今年9月,英國著名設計師Stephen Jones在安特衛普時裝博物館舉辦了個展,這場名為《Stephen Jones:Accent on Fashion》的展覽,據稱是迄今為止在英國以外舉行的最大規模Stephen Jones個展,總數超過120件。此時也恰逢其個人時裝屋的3Q周年紀念。
斯黛芬·瓊斯(Stephen Jones)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在盛產紳士的英國或那些帽子。手帕等曾一度作為時尚必需品的地方,這個名字是不容小覷的。從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到麥當娜,從米克·賈格爾到凱利·米洛,以及秀場老怪安娜·皮亞吉(Anna Piaggl),蒂塔-馮·提絲(Dita Von Teese)、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等名流,都以擁有頂或數頂斯黛芬-瓊斯的帽子為榮。30年來,Stephen Jones光是為Christian Dior設計的帽子就達上千款,他還經常跨界與其他設計師合作,他的帽子曾經出現在幾百部MV中。
“把衣服變成真正的時裝”
怎樣定義一頂帽子呢?Philip Treacy曾這樣形容:“它們是那種半是建筑物、半是帽子的東西。確切地說,是某種建筑物,手工藝品,再加上某種魔力成分的混合物。”
任何一屆時裝周的T臺上都少不了Stephen,Jones設計的帽子。在他看來,帽子和衣服之間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聯系:“我覺得衣服應該用有趣來形容,而不是時髦、優雅、考究之類的詞。衣服必須具有娛樂性,像藝術一樣。衣服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當然,即便是極盡奢華的高級時裝業也要有一定的功能性。不過帽子就未必了,所以它們就像蛋糕頂端的櫻桃。帽子滿足了女人們愛幻想的渴望,也把衣服變成了真正的時裝。”
有些帽子只適合出現在特殊場合,有些帽子則可以日常戴。Stephen Jones的早期設計主要包括一些在派對穿戴的帽飾,它們風格夸張,并具有一定的實驗性。之后,他完成了不少造型禮帽,這些造型奇特的禮帽擁有獨特的設計風格、使用豐富的材質作為面料,而且大多具有裝置藝術般的外表,如同士紳名流頭上的小型雕塑。
“戴上一頂帽子就好像在扮演某種角色,或是從某種靈感中品嘗樂趣。帽子一方面會讓你成為焦點,另一方面也為你帶來神秘感。”stephen Jones說:“我們戴帽子是因為想變成某種人,而不再是原來的自己。14歲男孩戴上棒球帽是因為想變成洛杉磯饒舌歌手的模樣,女人們參加Ascot皇家賽馬會是因為有機會戴上貴族夫人式的帽子。”他尤其鐘愛帶面紗的帽子,并把面紗比作是面孔的內衣。
曾有人粗略算過,自從Stephen Jones在考文花園廣場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以來,光是為Christian Dior設計的帽飾就達上千款,算上為其他設計師、名流及明星所做的帽飾,總量絕不少于1萬件。
不出位毋寧死
斯黛芬·瓊斯(Stephen Jones)的設計以怪誕見稱。1979年,Stephen Jones畢業于英國著名的圣馬丁設計學院。本來是進修服裝裁剪的斯黛芬,卻對隔壁教室的女帽制作“一見傾心”,他很快向學校提出了轉班申請,接著擁有了自己的帽子品牌“Stephen Jones Millinery”,同時也與最著名的時裝品牌和設計師合作,包括Jean Paul Gaultier Vivienne Westwood Thierry Mugler,Istian Dior,John Galliano以及Marc Jacobs等。就這樣,Stephen Jones開始了長達30年的女帽奇幻設計之旅。他擅長于創意和對優雅的詮釋,并使用了一些非常罕見的珍貴材料來制作帽子,同時也善于將生活的素材注入到他的設計當中,并能很好地呼應服裝。
很難說Stephen Jones今年會專注于什么樣的帽子,他的帽子總以不同的姿態呈王見在人們眼前,針織帽,騎師帽、貝蕾帽、漁夫帽,以及各式各樣夸張的禮帽都是搭配不同造型的首選配件。每一頂帽子都有超凡脫俗的獨特魅力,尋常的羽毛,雪紡、絹花應有盡有,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高科技新材料也陸續登場,帽子的造型多樣,有的像孔雀開屏、羅馬教皇頭上的皇冠,還有的像神秘海洋里的美麗生物,他甚至把龍蝦和漁網也曾搬到了帽子上。
通過設計,他向時裝界的傳統服飾挑戰,沖傳統服裝美學,而恰恰就是這種無視英式正統教育和條條框框的作風,令“反時髦”,“反時尚”成為最具有代表性的英倫時尚風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