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工黨中央聯合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衛生部、食藥監管局等相關部委,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試點和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發現基本藥物制度在地方存在走樣情況。
“同一廠家生產的步長腦心通,原來進價23元,基本藥物招標以后價格上漲為33元。”在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位醫生向調研組反映。這樣的事實表明,基本藥物制度在實施中存在缺陷。目前,國家基本藥物已全部進入醫保目錄,并由醫保予以全額報銷。這就意味著,醫保資金將為虛高藥價“買單”,那么,利益受損的不僅是患者,還有國家。
應當說,針對藥價虛高問題,醫改開出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這一“處方”,是找對了思路。但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中出現的走樣變形說明至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國家基本藥物的定價問題。根據基本藥物制度,應當是在合理確定生產環節利潤水平的基礎上統一制定基本藥物零售價。可是,同一種藥品從23元漲到33元,讓人看不到國家對基本藥物核實成本、合理定價的過程。二是國家藥品招投標制度仍存在問題。藥品集中采購、招投標制度,本是國家為了減輕藥品流通環節、降低藥價而建立的制度,可許多藥品經過招投標,藥價不降反升。這說明招投標制度有待完善!
可以說,不改革現有藥品定價機制和藥品招投標制度,就很難保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實施中不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