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11198)樊迪
患者到藥店買藥,很多情況下,店員和患者完成的是一個簡單的交易過程,店員為患者提供的藥學服務幾乎沒有,不會詳細地詢問患者的病情和根據患者的病情推薦合適的藥物。GPP的實施強化了藥品銷售過程中的藥學服務功能,是提高藥學服務的有效保障。
GPP(Good Pharmacy Practice),譯為《優良藥房工作規范》。這一規范是衡量藥店服務人員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的標準,通過規范零售藥店服務準則和從業人員的責任,提高藥學服務水平,保障藥物使用行為,節約醫藥資源,從而確保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引導醫藥行業正當競爭。我國《優良藥房工作規范﹙試行﹚》(GPP)是由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于2003年2月25正式發布實施的非強制性規范,有的零售藥店通過了GPP評議,獲得“優良藥房”資格。但是,自愿申請通過GPP認證的藥店仍為少數, 而且藥店開展的藥學服務力度、廣度和深度不夠,藥學服務還未成為零售藥店服務的重要部分[1]。
2.1 藥品特殊性決定GPP的實施的必要性 隨著消費者自我保健、自我治療的意識不斷提高增強,消費者進藥店購藥進行自我診斷、自我治療已成為一種趨勢。由于藥品的特殊性,患者需要專業化的藥學服務,要求藥店由銷售藥品向為患者服務轉移,要求執業藥師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指導消費者購買到恰當的藥品,GPP旨在為消費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2.2 藥學服務將是藥店競爭的重要資本 目前我國零售藥店很多,藥品高度同質化、市場競爭激烈,除提供價廉物美的藥品外,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成為新的競爭點。GPP的實施可以提高藥店服務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水平,通過接受新的藥學服務理念,增強全體員工的社會責任感,為患者提供合格藥品,提供專業用藥知識,指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監督藥品使用效果,及時發現、控制和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從而提高藥店的生存競爭能力。
2.3 藥學服務相關法律的缺乏決定GPP實施的必要性 目前,關于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的法律法規尚無明確界定,很多藥學服務人員作為零售藥店的雇員,他們在工作時不會主動進行藥學服務,所做工作僅僅是為應付藥監部門檢查或者為了利益最大化,給患者安全用藥帶來很大的隱患。
3.1 售前藥學服務 藥學咨詢區應該做到:采用相對獨立的空間,藥師和患者可以面對面地交流,環境要安靜,光線要柔和,以適宜咨詢和交流,并保證顧客的隱私不受侵犯;藥師值班表要貼在墻上并對藥師進行詳細的介紹;備有《顧客用藥咨詢記錄表》《顧客意見登記簿》等,對患者的咨詢進行記錄,但是對于記錄的資料不經患者許可不可以公開;應配有可供患者查閱的有關醫藥書籍、報紙等資料;可以提供簡單的專業儀器檢測并提供免費測試項目,例如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讓消費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選購最適合的藥品。
3.2 售中藥學服務 銷售藥品時,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情況, 并提供適當的藥學服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介紹相關病情方面的信息,以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參與到自身的用藥活動中;二是推薦安全、有效、適合的藥品;三是介紹藥品的相關信息,應正確介紹藥品的用途、使用劑量、使用方法、有效期、禁忌癥、注意事項等內容,確保用藥安全,將藥物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四是應提醒患者密切觀察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服務人員在提供藥學服務時要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不要過多地使用專業術語。
3.3 售后藥學服務 藥店要利用各種途徑掌握每個患者的基本情況,對患者進行用藥跟蹤,為患者建立用藥檔案即藥歷制度,檔案中應包括患者的一些資料,例如家庭史、過敏史、不良反應記錄,患者以前和現在用藥的藥品信息包括藥品名稱、規格、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時間等。
3.4 提供各種特色服務 零售藥店可以為患者提供多種多樣的特色服務,可以開通咨詢、送貨熱線,做到熱線電話不斷線,24小時內送藥上門;掌握與了解特殊病人的用藥情況,對于孤老患者提供上門服務;定期為附近居民免費服務,免費測量血壓、血糖、提供用藥指導;定期宣傳用藥知識,舉辦各種講座。
4.1 提高藥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藥學服務能力 藥學服務的主體是藥店的服務人員,要推進藥學服務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培訓內容涉及法律法規、藥學知識、常見病知識、藥學服務技巧等。可采取舉辦藥學服務系列講座的形式,講座結束后考核,合格的人員才能上崗。
4.2 法律上的支持 建議SFDA制定一套藥店行為規范, 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對零售藥店進行考核、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