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是一項不論是綜合性醫院還是基層衛生院都應熟練掌握的急救護理措施,以盡快清除胃內容物,減少毒物在胃腸內的吸收。常見的是成人洗胃方法,成人在中毒時,在病人清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用催吐的方法直至胃內容物清除,一般可達預期的目的。但兒童常不配合,故在小兒誤服毒物時洗胃顯得尤為重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于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共搶救誤食中毒患兒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6個月~8歲,誤食農藥5例,誤食洗滌劑4例,誤食藥物(如降壓藥、減肥藥、鎮靜劑等)14例,其他7例。
2.1 選擇胃管 5歲以下小兒采用經鼻腔插入胃管,5歲以上小兒采用經口插入胃管,再接50ml注洗器,人工抽吸方法洗胃,胃管粗細因年齡而異,嬰幼兒可選用小兒導尿管代替胃管,較大的患兒(5歲以上)可選用細小的小兒胃管。
2.2 插管方法 插管時由家長或插管人安慰患兒,對哭吵的小兒應在哭聲末,深吸氣時插入胃管。對不哭鬧的小兒可采用口服鹽水法,當胃管達咽部時,助手喂鹽水,當患兒吞咽時將胃管插入并做好標記,用膠布固定胃管。此外,應注意插管深度,小兒應根據個人體格大小,插管深度應根據個人測量所得操作,一般為眉間至劍突即可。
2.3 洗胃液的選擇及用量 小兒洗胃以溫水、生理鹽水為佳,最好用生理鹽水,因為小兒對電解質丟失耐受能力差,而溫水洗胃又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的紊亂。對于生物堿類中毒選用1/5000的高錳酸鉀,敵敵畏中毒可選用2%~45%的碳酸氫鈉。不論選用何種洗胃液,都應準確測量洗胃溫度,控制在38℃左右。洗胃液原則上每次的灌流量不超過胃容量。一般5歲以下的患兒為1000ml~2000ml,5歲~10歲為2000~3000ml為宜,洗胃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并發腦水腫和肺水腫。
2.4 體位 選擇合適的體位是保證洗胃效果、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關鍵所在。一般采用頭低臀高(臀部墊高30°~40°)左側臥位,便于洗胃液的沖入與吸出,相對明顯縮短洗胃全程所需要的時間并保證洗胃效果。由于口腔低于喉頭的位置,可防止洗胃液進入氣管,從而減少窒息、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患兒多是誤食,誤服中毒,而且多不合作,操作時動作需要輕柔迅速,嬰兒哭泣時暫時停止插管,在吸氣時插管,以免誤入氣管,注意胃管插入深度,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洗胃前應做好急救準備,在洗胃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避免洗胃時各種并發癥。本組患兒均未有并發癥發生。另外,加強洗胃后的護理,注意不要讓患兒突然改變體位,以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洗胃后,暫禁食1天,以利于消化道黏膜恢復,進食前先給氫化鋁凝膠口服護胃,進食時應先進流質,然后逐漸改為半流質、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