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是復發性口腔潰瘍中最重的一型,病因與免疫異常、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遺傳因素、傳染因素、營養缺失、血液循環障礙等有關,但尚未得到充分的證實。筆者報道了1例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導致呼吸困難的病例,以期引起基層醫務工作者對該病的重視。
患者,女性,21歲,舌及口腔黏膜、咽部深大潰瘍反復發作5、6年,嚴重時服用消炎藥,一般均需2個月左右才愈合,在山東某醫院兩次取活檢,均提示為慢性炎癥。近一年出現說話含糊,鼻音重,吞咽困難,呼吸費力等癥狀。目前患者舌尖、右側舌腹有兩塊深大潰瘍,左側舌緣不整齊,有質韌的瘢痕,咽腭部、兩側頰黏膜及口角呈蒼白瘢痕,咽部狹窄,口裂縮小。
在北京同仁醫院,被診斷為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咽部瘢痕狹窄、呼吸困難I度。給予曲安耐德0.5ml 加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閉及中藥治療以促進潰瘍愈合及延長發作時間。患者自訴其母親有口腔潰瘍病史。
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亦稱復發性瘢痕性口瘡,在復發性口瘡中較少見,約占復發性口腔潰瘍病人中的8%~10%,潰瘍面積較大,病變深達黏膜下層,愈合可遺留堅韌且高低不平的瘢痕組織。本病例病程長,病情重,以至在口腔黏膜及咽部形成大量瘢痕組織,從而影響吞咽、呼吸。口腔醫師應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便及早確診,給以恰當的治療,緩解病情,以免給病人造成嚴重后果。